[发明专利]一种负离子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1662.0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7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名蒙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2/10 | 分类号: | D01F2/10;D01F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聚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69 | 代理人: | 蒋全强 |
地址: | 322013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离子 粘胶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离子粘胶纤维面料。
背景技术
负离子一般是由于自然界的宇宙射线、紫外线、土壤和空气放射线的影响,使空气分子释放出电子,在通常的大气压下被释放出的电子很快又和空气中的中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阴离子。其对支气管炎、冠心病、脑血管病、心绞痛、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均有较好的保健功效。
负离子功能粘胶纤维是一种新型改性纤维,此纤维利用高新技术把奇冰石复合粉与液化钛颗粒经过特殊的表面处理,将其制备成具有产生负离子功效的化纤超细添加剂,再经特殊工艺使负离子微粉镶嵌到粘胶纤维中。负离子功能粘胶纤维可以使其周围的空气产生负离子,发射生物波,释放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产生负离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能量来源;②空气中存在的气态水分子。粘胶纤维经过负离子改性处理后,镶嵌在纤维中的奇冰石或电气石超微粉末在一定的外部催离素,如紫外线、体温等作用下,就发生如下反应,产生负离子。
①;
②
③
负离子改性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在研发和应用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在文献的阅读和平时的学习中,发现以下几点问题。
①跟阻燃剂的使用类似,电气石或奇冰石粉末的添加剂,会破坏分子的聚集态结构,导致纤维的结晶度降低,从而导致强度下降。尤其是细特纤维,绝对强度更低,使得在纺纱过程中断头会相对较多,影响生产效率和纱线质量,对以后的织造过程也会带来诸多不便。
②在纺纱织造特别是经过染整之后,这个过程中会有各种酸、碱物质的浸渍和大量的水的冲洗。其功能的保持性受到很大影响,耐久性不好。
③相应的对负离子功能纤维的评价,尚未有国内外公认的标准。纤维产生负离子量如何评价,仍然存在分歧。
④现在存在很多商家和厂商的大量广告性的文章和不真实的报道,使得人们对负离子纤维的功能认识不够清楚,或是夸大了其功效。我们对负离子纤维要用科学的态度来进行评价,不可盲目夸大其功效.要结合面料,实事求是的做研究和测评。
现有技术中,负离子功能粉体属于干态,直接加入粘胶中难于分散均匀,瑕疵点较多,如何获得成本低、强度高、耐久性好、疵点小的负离子粘胶纤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强度高、耐久性好、疵点小的负离子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负离子粘胶纤维,其中含有:甲种纤维素9.0-9.8 wt %、电气石超微粉末3.5-7.5 wt %、氢氧化钠5.3-5.5 wt %,余量是粘胶纤维。
一种负离子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A. 将电气石超微粉末与活化剂、分散助剂加入水中均匀配制成负离子乳浆料;
步骤B.将浆粕依次经过浸渍筒浸渍,压榨机压榨,老成箱碱纤维素老化,黄化机黄化;
步骤C. 将负离子乳浆料加入步骤B所得的浆粕中进行溶解、混合,并通过板框式过滤机过滤得到粘胶,然后依次经脱泡筒脱泡、纺丝设备纺织制得负离子粘胶纤维纺丝;最终成型、成品包装。
进一步,所述步骤A中所述电气石超微粉末颗粒直径小于1μm,所述负离子乳浆料分散度>90%,粉粒平均直径<0.58μm,其中0.5μm以下粉粒占75%以上,所述分散助剂为1-1.5 wt %的硬脂酸,所述电气石超微粉末占3.5-7.5 wt %,所述活化剂为5.3-5.5 wt %的氢氧化钠晶体,所述电气石超微粉末、活化剂、分散助剂总和与加入水的重量比例为1:1-1.5。
进一步,所述步骤C中所述混合为通过静态和动态混合设备进行静态和动态混合, 能够帮助负离子功能浆料分散。
进一步,所述纺丝设备为R535型半连续纺丝机或R371型纺织机,负离子功能长纤维纺丝是在R535型半连续纺丝机器上生产,短纤维是在R371型纺织机上生产。
进一步,所述负离子粘胶纤维纺丝的总牵伸145-155%。
进一步,实施例3中进行了优化,加入聚丙烯酰胺(PAM)交联剂以及蛋白质,改善了负离子粘胶纤维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名蒙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名蒙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16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膀胱灌注连接管
- 下一篇: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