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立体视觉目标的辅助驾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8411.7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3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叶春;张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万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3 | 代理人: | 王传林 |
地址: | 214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立体 视觉 目标 辅助 驾驶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目标的辅助驾驶系统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通过汽车上部位置的2个镜头分别采集行车前方的路况场景图像;S2、将采集后路况场景图像的有效特征转换为空间坐标信息;S3、识别路面上的标记标线和前方的指示牌,辅助驾驶人强化前方路况的视觉识别。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识别路面上的标记标线和前方的各类指示牌,辅助驾驶人强化前方路况的视觉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目标的辅助驾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智慧化运输时代的来临,智能车辆的概念日益普及,驾驶人针对车辆主动安全的功能诉求日益重要。然而目前行驶于公路上的车辆,仍须仰赖驾驶人全程操作行进。尽管交通部不断倡导公路交通安全的观念,道路交通事故的肇事率仍然居高不下,表明道路交通安全的改善成效已达到瓶颈。
根据交通部的统计信息指出,道路交通事故的肇事主因,以疲劳驾驶、酒醉驾驶、驾驶人分心、未注意四周路况等案例为大宗。此外,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导委员会更进一步针对常态驾驶行为分析平时可能成为肇事因子的状况。驾驶人随时由于内在情绪与外在环境影响路况识别能力,难以每一分每一秒都专注于留意四周路况,致使每一位驾驶人所留意的先后顺序不一,容易遗漏关键路况信息,充分显示道路的交通需要进行大幅度的提升。
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的研究也是未来阶段研究的核心。特别是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于促进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在未来发挥出全方位、大范围的效果,促使交通管理系统朝着准确、实时以及高效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在智能交通系统中逐渐加大了计算机视觉应用,而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可划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路边视频监视系统;其二是车载自动驾驶系统。其中前者是指在道路上方或者路边安装摄像机,主要的作用是将车辆位置、速度以及类型等信息传输到智能交通系统中;后者的特点是摄像机是随着车辆而进行运动的,主要能够对车身周围的情况以及司机的疲劳状态等情况进行监督并传输到系统当中。
针对立体视觉识别的问题与研究现况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双镜头图像识别共同像素特征并获得特征景深信息,将是立体视觉识别算法过程的主要瓶颈。探索当前的发展现况,立体视觉可应用的范围已广泛延伸至生活周遭各领域,但若要将图像内所有的特征进行立体视觉识别,一来将带来繁杂却不必要的额外算法数据,二来过长的算法时间将难以达到实时化视觉识别与服务控制的系统要求。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目标的辅助驾驶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目标的辅助驾驶系统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目标的辅助驾驶系统,所述辅助驾驶系统包括:
图像采集单元,包括设于汽车上部位置的2个镜头,分别采集行车前方的路况场景图像;
特征转换单元,将采集后路况场景图像的有效特征转换为空间坐标信息;
特征识别单元,用于识别路面上的标记标线和前方的指示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中2个镜头中心高度h为1.5米,2个镜头间距b为0.5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目标的辅助驾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通过汽车上部位置的2个镜头分别采集行车前方的路况场景图像;
S2、将采集后路况场景图像的有效特征转换为空间坐标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84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试读卡器的自动插卡取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中草药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