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柔性制造系统的产品工序追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6808.2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4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军;陈凯;赵策;段红超;张静;钱诗宇;禹鑫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柔性制造系统 产品 工序 追踪 方法 | ||
一种基于柔性制造系统的产品工序追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工序进行分组形成工序组;然后,根据工序组创建工序编码集合;其次,根据实际生产记录产品经过的生产工序;再次,根据产品生产工序编码集合表解析产品经过的工序;最后,获得产品经过的所有的生产工序。本发明应用基于柔性制造系统的产品工序追踪方法,不仅提高了产品工序追踪的效率,而且保证了产品工序追踪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电气工程、数据采集、工业物联网等应用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柔性制造系统的产品工序追踪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的缩短及客户对产品多样性要求的提高,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正被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所取代,为了适应这种新的生产模式,具有设备可复用性高、运行灵活及产品应变能力强的柔性制造系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柔性制造过程经过的工序种类繁多、工序流程随多种产品的切换而复杂多变,使产品工序追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传统的产品工序追踪的方法都是通过人工先从生产设备上读取数据,然后记录数据,再后将数值输入到电脑做产品工序追踪统计分析。每个步骤都会花费时间,并且很有可能会产生误差,同时生产数据的实时性很差,对工业生产现场的实时监控没有任何意义。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工业生产实时数据通过测量工具,生产设备能够完美的保存下来,但是实时数据仅仅存在于工业生产现场,对工业生产的监控也仅仅存在于现场生产设备。对于生产过程的数据分析、生产调度以及生产过程的优化,也只能先从设备中导出数据,然后导入到工业生产数据分析系统中进行分析优化。如何将现场的执行系统和上层的管理分析系统有效的结合起来,是目前生产制造业一个难题。如何将现场执行系统的数据传输到上层管理分析系统是其中的关键。
因此,目前的产品工序追踪技术存在着很多缺陷,需要我们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方法不能实时的将现场生产设备的产品工序追踪和上层管理分析系统无法关联起来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产品工序追踪数据真实可靠、数据实时性高的同时,能可靠地保证将现场产品生产工序和上层管理分析系统紧密结合起来的基于柔性制造系统的产品工序追踪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柔性制造系统的产品工序追踪方法,所述产品工序追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参数初始化:
1.1)设置柔性制造系统工序组编号为g,其中g的定义域为Dg={0<g≤G,g=1,2,3…},其中G表示工序组总数;
1.2)设置每组工序总数为Ng,Nmax为所有工序组工序数Ng的最大值,其中Ng的定义域为
1.3)设置每组工序编号为xg,其中xg的定义域为
1.4)设置产品P在g组工序经过的工序为yg,yg的定义域为且D为进制的所有工序编码的集合;
1.5)设置产品P加工完毕经过的工序编码为Dp=y1y2…yi…yg,其中i工序组编号,定义域为Di={i|0<i≤g};
1.6)将Dp初始化Dp=AA…A…A,i=1;
2)记录产品P经过的工序:
2.1)判断产品P是否开始生产,若产品P生产开始则进入步骤2.2);
2.2)获取产品P生产的工序组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68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备配方系统
- 下一篇:一种火电厂分布式控制系统在线运行状态监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