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吊挂平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6145.4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8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邢遵胜;曹欢;刘中华;周鹏洋;刘思丽;肖湘;张俊夫;吴楚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0 | 分类号: | E04B5/10;E04G3/2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吊挂 平台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钢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吊挂平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物流快递行业的兴起,用于物流传输的吊挂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吊挂平台系统有效利用上部空间,通过预埋件与顶部混凝土结构连接,保证了下部建筑使用的需求。
由于预埋于混凝土结构底部的预埋件会有施工偏差的存在,传统的平台设计需先测量埋件的实际位置,再根据实际位置来设计平台结构。这样的做法既耗时又耗力,且现场焊接工作量大。同时,由于埋件的偏差导致下方吊挂平台设计难度大,平台布置不规则。
因此本发明就是从实际施工的需求出发,提供一种装配式吊挂平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吊挂平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实现不用测量预埋件的现有偏差,直接利用装配式钢结构平台来适应埋件的偏差,提高施工便利性,同时提高施工的效率与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吊挂平台结构,该平台结构设置于楼底面上,包括若干矩形管主梁,相邻矩形管主梁通过若干矩形管次梁连接,相邻矩形管次梁之间设置有平台铺板;所述每一矩形管主梁的两端设置有圆钢吊杆,圆钢吊杆通过预埋件与楼底面连接。
进一步,所述矩形管主梁和矩形管次梁连接处设置有转接件,转接件为U型钢槽。
进一步,所述预埋件底部固定有槽钢连接件,槽钢连接件上固定有连接板,圆钢吊杆通过螺栓固定于连接板上。
进一步,所述矩形管主梁与圆钢吊杆连接处设置有长圆孔,圆钢吊杆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长圆孔内。
进一步,所述矩形管主梁与圆钢吊杆连接处还设置有长圆孔补强件,该长圆孔补强件位于矩形管主梁内。
一种装配式吊挂平台结构的施工方法,一、利用测量仪器在地面进行打点放样;二、根据放样的点位放置矩形管主梁;三、将矩形管次梁直接搁置在U型转接件上,并通过点焊予以固定;四、在矩形管主梁和矩形管次梁上铺设平台铺板;五、平台结构提升施工,并与预埋件焊接;六、拆除提升装置,复测并调节圆钢吊杆长度,平台结构施工完成。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具有诸多有益效果:
一.大幅度减少测量工作,大型机场行李处理系统钢平台面积大,需用到的预埋件点位数量大,如果实测每个预埋件的位置,测量工作巨大。本发明的使用,不需要测量预埋件的实际位置,减少测量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
二.整个平台为装配式,所有的主梁及次梁均为工厂制作好的标准件,施工方便,现场焊接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组合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装配式吊挂平台结构,该平台结构设置于楼底面上,包括若干矩形管主梁6,相邻矩形管主梁6通过若干矩形管次梁8连接,相邻矩形管次梁8之间设置有平台铺板9;所述每一矩形管主梁6的两端设置有圆钢吊杆4,圆钢吊杆4通过预埋件10与楼底面连接。
所述矩形管主梁6和矩形管次梁8连接处设置有转接件7,转接件7为U型钢槽。
所述预埋件10底部固定有槽钢连接件1,槽钢连接件1上固定有连接板3,圆钢吊杆4通过螺栓2固定于连接板3上。
矩形管主梁6与圆钢吊杆4连接处设置有长圆孔11,圆钢吊杆4通过螺栓2固定于所述长圆孔内;所述矩形管主梁6与圆钢吊杆4连接处还设置有长圆孔补强件5,该长圆孔补强件5位于矩形管主梁6内。
一种装配式吊挂平台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矩形管主梁6制作,采用200X100X5矩形管,主梁长2.6m,距离梁端0.2m处在主梁上下表面各开一尺寸为200mmX22mm的长圆孔,长圆孔补强件5对矩形管主梁6进行补强;
二、矩形管次梁8制作,本例次梁采用100X100x4矩形管,做成标准长度。
三、安装矩形管主梁6两侧的U型转接件7,转接件7沿矩形管主梁6长度方向的间距根据矩形管次梁8的间距确定。转接件位于矩形管主梁6侧的高度根据矩形管次梁8高度确定,保证矩形管主梁6与矩形管次梁8的上表面齐平。
四、安装预埋件10下的槽钢连接件1及槽钢底部的连接板3,本例采用八号槽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61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