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钢导轨上的永磁防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5893.0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8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儆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辟思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涂强 |
地址: | 610017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导轨 永磁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钢导轨上的永磁防坠装置,包括壳体,还包括设于壳体内的第一转轴、转动杆、扭簧、拉绳、锥齿轮、齿轮、第二转轴、用于吸附钢导轨的永磁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安全可靠,对使用环境要求较低,无需频繁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升降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导轨上的永磁防坠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升降系统包括钢导轨、提篮、动力装置。其中提篮用于承载需要靠升降系统提升到预定高度的设备,钢导轨用于在提篮运行过程中限制提篮运行轨迹,防止其晃动,动力装置用以提供提篮上升/下降中的动力。
传统升降机系统使用的楔块式防坠安全器对使用环境要求严格,需要长期用机油润滑来满足楔块反应的灵敏性,下雨后则会冲洗掉机油,如若沾染上灰尘污垢则需及时清理。该种安全器需要频繁保养维护,在户外使用环境下长期不工作容易锈蚀,反应迟钝,乃至失灵。该种安全器可靠性较低,若维护保养不及时,容易发生坠落事故。
也有采用齿轮齿条式防坠安全器的手段,该种安全器可靠性较高,但内部结构复杂,造价较高,且若长期放置不使用也会带来齿轮及齿条的锈蚀,从而带来诸如防坠器可靠性降低乃至失效等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且该种安全器需要在防坠器行驶过的地方安装对应的高强度齿条,齿条安装数量随着升降装置使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其使用成本也随着增加。该种防坠器内部结构复杂,其本身造价较高。齿轮和齿条在户外长期不工作的情况下容易锈蚀,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以上两种防坠安全均具有以下缺点:1.均需在钢导轨以外额外附加防坠器安装抱轨,造成钢材浪费;2.安装时在投影面上需要更大的空间,造成整个升降系统占用空间更大,挤占了其它设备的空间;3.若防坠器安装抱轨上有微小异物,使导轨表面不光滑平整,容易导致防坠安全器误动作,造成升降系统运行时卡住;4.防坠器安装抱轨在施工过程中安装精度要求较高。若防坠器安装抱轨的垂直度出现偏差,防坠安全器在运行时容易出现误动作,造成升降系统运行时卡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钢导轨上的永磁防坠装置,解决了现有升降系统所使用的防坠手段对使用环境要求严格、需要频繁保养维护、可靠性较低、造价较高、浪费材料和空间、易使升降系统卡住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钢导轨上的永磁防坠装置,包括壳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转轴、转动杆、扭簧、拉绳、锥齿轮、齿轮、第二转轴、用于吸附钢导轨的永磁体,所述永磁体包括固定设置的定磁体、相对于定磁体转动的动磁体,所述动磁体内设有贯穿动磁体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一端接于定磁体,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连接齿轮,所述齿轮设于第二转轴上并带动第二转轴转动,所述锥齿轮啮合于齿轮上并与齿轮相配合,所述锥齿轮内设可带动锥齿轮转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两端接于壳体内壁,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轴线互相垂直,所述转动杆一端接于第一转轴,所述转动杆另一端穿出壳体并可相对于壳体上、下运动,所述扭簧套设于第一转轴上,所述扭簧一端接于转动杆,所述扭簧另一端接于背离转动杆侧壳体内壁,所述拉绳接于穿出壳体的转动杆。当转动杆相对于壳体上、下运动时,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锥齿轮转动,锥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齿轮转动,啮合的齿轮、锥齿轮互相配合,依靠锥齿轮传动,带动设于齿轮上的第二转轴转动,最终达到带动动磁体转动的目的,当动磁体转动到动磁体的磁感线方向与定磁体的磁感线方向一致时,即动磁体与定磁体的磁极方向一致时,二者组成的永磁体对外表现出强磁性,将使永磁体紧紧吸附在钢导轨上。如此设置,不像传统的楔块式防坠安全器需其他手段保护灵敏性,对使用环境要求较低,无需频繁维护;本发明可直接吸附在钢导轨上,无需额外附加防坠器安装抱轨,既节约钢材又节约安装空间,可使升降系统设计更灵活;没有外加的防坠器安装抱轨,则不会带来防坠安全器与防坠器抱轨间的卡顿,升降系统施工过程中精度控制要求可放宽,升降系统安装更简单快捷;不会因为防坠器自身原因出现误操作而带来的升降系统运行卡住,可靠性更高。而且本发明结构简单,采用永磁体吸附现有的钢导轨,整体成本得到了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辟思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辟思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58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