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埋螺栓定位卡具及其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2169.2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9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军;郭万中;幸元野;史明胜;罗益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胡茵梦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 定位 卡具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埋螺栓定位卡具及其定位方法,定位卡具包括:主体,其设有用于承载连接件的操作平台,操作平台可供预埋螺栓穿过;第一板体,其设置在主体中,第一板体平行于操作平台,其设于操作平台的一侧且与操作平台设于同一轴线上;第二板体,其设置在主体中,第二板体平行于操作平台,其与第一板体位于操作平台的同一侧且设于同一轴线上,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一板体上对应设有供预埋螺栓穿过的预留孔。本发明的定位卡具将主体作为基本支撑体,使连接件上的螺孔、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上的预留孔在同一直线上实现对预埋螺栓的准确定位,解决了预埋施工中定位难的问题,极大的降低了成本,提高工效,确保工程施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埋螺栓定位卡具及其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预埋件在建筑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无论是新式建筑还是特殊工程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预埋螺栓这一常见的施工项目,在需要预埋具有大、重、精、多等特点的群组重型工位埋件工程中,采用常规普通预埋螺栓的预埋定位方法无法满足上述工程中预埋螺栓定位高精度的要求。
尤其是对于高速铁路施工,“四电接口工程”施工在高铁施工中尤为重要,接口工程施工质量好坏严重影响高速铁路正常运营,而在“四电接口工程”中接触网基础螺栓组预埋精度要求最高,也是施工中最难控制的工序。铁路验收标准中规定,接触网支柱基础预埋螺栓组中螺栓相邻间距±1mm,螺栓对角线间距±1.5mm,螺栓垂直于水平面,每根螺栓中心偏差在顶端偏移小于1mm,一组螺栓的整体扭转为±1.5°。由于精度要求极高,在以往铁路接触网支柱基础预埋螺栓组定位施工中,先在地坪上放样划线,将配套钢板架空固定在放样位置,然后将预埋螺栓穿过配套钢板的预留孔,一个操作者用手扶住,另一个操作者电焊固定,在焊固过程中,不断的用垂球校正垂直度,各项指标误差较难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因此亟需寻找一种操作简单且能高效精确的实现预埋螺栓的定位的预埋螺栓定位卡具及其定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埋螺栓定位卡具,将主体作为基本支撑体,使连接件上的螺孔、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上的预留孔在同一直线上实现对预埋螺栓的准确定位,解决了预埋施工中定位难的问题,极大的降低了成本,提高工效,确保工程施工精度。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预埋螺栓定位卡具,包括:
主体,其设有用于承载连接件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可供预埋螺栓穿过;
第一板体,其设置在所述主体中,所述第一板体平行于所述操作平台,其设于所述操作平台的一侧且与所述操作平台设于同一轴线上;
第二板体,其设置在所述主体中,所述第二板体平行于所述操作平台,其与所述第一板体位于所述操作平台的同一侧且设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一板体上对应设有供预埋螺栓穿过的预留孔。
优选的是,所述操作平台为中空的框架结构。
优选的是,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中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板体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二板体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座上。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二底座为大小相同的方形框架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主体包括垂直于地面的四个支柱,所述操作平台垂直于所述支柱且位于所述主体的最上方,四个支柱在所述第一底座的四角固定支撑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二底座。
优选的是,所述主体上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滑槽,一对所述滑槽垂直于所述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可沿一对所述滑槽滑动。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板体的标尺,且所述标尺不接触预埋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21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