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掌防伪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0533.1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0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书楷;杨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中控生物识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掌 防伪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特征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掌防伪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掌识别设备,在登记或识别手掌时,一般是直接获取用户的手掌图像,以进行手掌登记和识别。
此时,不法分子可能利用手掌识别设备的漏洞,使用伪造的手掌信息通过手掌识别设备的识别或被手掌识别设备登记,例如使用盗取的手掌图像让手掌识别设备摄取该手掌图像,或者使用伪造的包括手掌掌纹信息的手掌模型让手掌识别设备摄取,
这样,将会在手掌识别设备使用时,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掌防伪方法和装置,用于对活体手掌进行检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掌防伪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检测手掌的至少两张手掌图像,所述手掌图像包括手指图像;
对每一所述手掌图像,提取所述手指图像的至少两个手指关键点,所述至少两个手指关键点属于至少两个不同的手指;
计算所述至少两个手指关键点间的手指距离值;
根据所述至少两张手掌图像的所述手指距离值判断所述待检测手掌是否为活体手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掌防伪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检测手掌的至少两张手掌图像,所述手掌图像包括手指图像;
提取单元,用于对每一所述手掌图像,提取所述手指图像的至少两个手指关键点,所述至少两个手指关键点属于至少两个不同的手指;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至少两个手指关键点间的手指距离值;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张手掌图像的所述手指距离值判断所述待检测手掌是否为活体手掌。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获取待检测手掌的至少两张手掌图像,该手掌图像包括手指图像。然后,对每一所述手掌图像,提取所述手指图像的至少两个手指关键点,该至少两个手指关键点属于至少两个不同的手指;跟着,计算该至少两个手指关键点间的手指距离值。从而,根据该至少两张手掌图像的手指距离值判断所述待检测手掌是否为活体手掌。因对伪造的手掌拍摄出的手掌图像的手指距离值不会变化,而活体手掌可被其所属的用户灵活控制,使得摄取活体手掌的不同的手掌图像上,手指距离值会有变化,根据待检测手掌的不同的手掌图像的手指距离值,即可判断出待检测手掌是否为活体手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掌防伪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掌防伪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涉及的手掌图像的一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实施例涉及的手掌图像的另一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掌防伪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掌防伪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掌防伪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掌防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掌防伪方法和装置,用于对活体手掌进行检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掌防伪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待检测手掌的至少两张手掌图像,手掌图像包括手指图像。
步骤102:对每一手掌图像,提取手指图像的至少两个手指关键点,该至少两个手指关键点属于至少两个不同的手指。
步骤103:计算至少两个手指关键点间的手指距离值。
步骤104:根据至少两张手掌图像的手指距离值判断待检测手掌是否为活体手掌。
可选地,
获取待检测手掌的至少两张手掌图像,包括:
当发出第一提示指令后,获取待检测手掌的第一手掌图像,第一提示指令用于提示用户控制待检测手掌执行第一手掌状态;
当发出第二提示指令后,获取待检测手掌的第二手掌图像,第二提示指令用于提示用户控制待检测手掌执行第二手掌状态;
根据至少两张手掌图像的手指距离值判断待检测手掌是否为活体手掌,包括:
判断第一手掌图像的第一手指距离值是否满足第一手掌状态的第一手指距离值要求;
判断第二手掌图像的第二手指距离值是否满足第二手掌状态的第二手指距离值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中控生物识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中控生物识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05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流管伺服阀喷嘴的集成式放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简易扣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