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胞原位电穿孔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6852.5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1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友春;周奕岑;刘冬辰;邢婉丽;程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42 | 分类号: | C12M1/42;C12N15/87;C12N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刘美丽 |
地址: | 1022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胞 原位 穿孔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细胞原位电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穿孔装置包括基板及至少两个电极对,其中,每一所述电极对均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阴阳极相对设置;
所述基板上固定设置所述电极对,相邻两所述电极对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互嵌套设置,所述电极对均电连接一外部电脉冲发生器,所述电脉冲发生器通过空间编码方式向所述电极对依次施加电脉冲;所述空间编码方式为所述电脉冲发生器依次向空间位置分布不同的所述电极对施加电脉冲;
所述基板底部两端分别向内延伸设置一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使得所述电穿孔装置支撑在培养皿底部的细胞上方,使所述电极对正对细胞进行电穿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胞原位电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采用绝缘材料进行制作,绝缘材料为玻璃材料、绝缘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或印刷电路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胞原位电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采用插指电极,所述插指电极采用金属或导电聚合物材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胞原位电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采用电极阵列,每一所述电极阵列均包括一外框、两个以上的导线和两个以上的电极;每一所述外框的一端均平行设置两个以上的所述导线的一端,每一所述导线上均串联设置一个以上的所述电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细胞原位电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采用圆形、方形或矩形的平面电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细胞原位电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或当所述基板采用印刷电路板时,所述电极采用圆形、方形或矩形的平面电极,所述电极为印刷电路板的通孔或焊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胞原位电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插指宽度均为150微米,相邻插指之间的间隙距离均为250微米,所述电极对和培养皿底部的间距均为400微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胞原位电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施加电脉冲的时间间隔为1us~10s。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胞原位电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为0.01~1mm。
10.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原位电穿孔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电穿孔装置放置在已经培养细胞的培养皿中,使每一电极对均正对培养皿底部的细胞生长处,并将待转染物质和电穿孔缓冲液浸没细胞及每一电极对;
2)若细胞为贴壁细胞,则直接进入步骤3);若细胞为悬浮细胞,则待悬浮细胞均沉降到培养皿底部后再进入步骤3);
3)将每一电极对均分别连接电脉冲发生器,电脉冲发生器向每一电极对依次分别施加电脉冲进行电穿孔;
4)电穿孔完成后将电穿孔装置移出培养皿,将培养皿中的电穿孔缓冲液替换成细胞培养基,并将电穿孔后的培养皿放入细胞培养箱中完成转染过程,完成转染后的电穿孔装置通过清洗吹干以备下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685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发酵罐在线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小型细胞培养罐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