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开环捕获与闭环跟踪的高动态载波同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6046.8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7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司江勃;王阳;李赞;翟文超;关磊;齐佩汉;郝本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L7/033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田文英;王品华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开环 捕获 闭环 跟踪 动态 载波 同步 方法 | ||
1.一种基于开环捕获与闭环跟踪的高动态载波同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数据初始化:
将含有多普勒频偏及变化率载波中的导频长度设置为128比特,数据长度1000比特,最大跟踪次数10,多普勒频偏对应的收敛误差10-2,多普勒变化率对应的收敛误差10-5,高动态环境下的多普勒频偏范围在(-10-4,10-4)和多普勒变化率范围在(-0.25,0.25);
(2)发送信息:
发射机发送含有高动态环境下的多普勒频偏范围在(-10-4,10-4)和多普勒变化率范围在(-0.25,0.25)的载波;
(3)对接收信息进行分离:
将接收端接收到的载波中前128位的数据,作为导频信息,将载波中前128位之后的1000位的数据,作为数据信息;
(4)对导频信息进行开环捕获:
(4a)将导频信息与发送机中本地导频信息共轭相乘,得到导频的去调制信息;
(4b)利用多普勒频偏的估计值公式,计算导频中的多普勒频偏的估计值;
所述多普勒频偏的估计值公式如下:
第一步:按照下式,计算多普勒频偏的估计值公式中的估计系数:
其中,αN表示多普勒频偏的估计值公式中的估计系数,N表示含有多普勒频偏及变化率载波中的导频长度;
第二步:按照下式,计算多普勒频偏的估计值公式中的多普勒频偏的估计值:
其中,表示多普勒频偏的估计值公式中的多普勒频偏的估计值,T表示接收端接收到的载波的码元周期,∑表示求和操作,表示导频去调制信息中第k个相位值,k的取值范围为从1到N的正整数;
(4c)利用多普勒变化率的估计值公式,计算导频中的多普勒变化率的估计值;
所述的多普勒变化率的估计值公式如下:
其中,表示多普勒变化率的估计值公式中的多普勒变化率的估计值,表示导频去调制信息中第i个相位值,i的取值范围为从1到N的正整数;
(5)更新数据信息:
用导频中的多普勒频偏和多普勒变化率的估计值,以复共轭的形式乘以接收信息分离的数据信息,得到含有剩余多普勒频偏和多普勒变化率的更新后的数据信息;
(6)对更新后的数据信息进行跟踪:
将更新后的数据信息,输入到含有C1,C2和C3三个参数的三阶锁相环中,进行跟踪,得到新的多普勒频偏和多普勒变化率估计值;
(7)判断当前的多普勒频偏和多普勒变化率估计值是否满足终止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8),否则,执行步骤(6);
(8)将跟踪的结果作为载波同步的估计值,完成闭环跟踪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开环捕获与闭环跟踪的高动态载波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的C1,C2和C3三个参数是通过下式计算得到的:
其中,C1表示三阶锁相环的第一个参数,b表示阻尼系数为0.707的经验值,ωn表示三阶锁相环环路的固有频率,Ko表示三阶锁相环的数控振荡器增益,Kd表示三阶锁相环的鉴相器增益,a表示阻尼系数为0.707的先验值,C2表示三阶锁相环的第二个参数,C3表示三阶锁相环的第三个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开环捕获与闭环跟踪的高动态载波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的终止条件是指,达到最大跟踪次数10或者同时满足以下两个误差公式:
其中,Δf表示多普勒频偏值的误差,f表示待估计的多普勒频偏,表示当前跟踪的多普勒频偏估计值,ξ表示多普勒频偏对应的收敛误差,|·|表示求绝对值操作,Δa表示多普勒变化率值的误差,a表示待估计的多普勒变化率,表示当前跟踪的多普勒变化率估计值,λ表示多普勒变化率对应的收敛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604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