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用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4580.5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1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黄睦容;陈盈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18 | 分类号: | H01R43/18;H01R13/02;H01R13/405;H01R12/5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陈正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 连接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用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的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制造趋势朝着轻薄短小且具备多功能的方向迈进。以笔记本电脑而言,其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而笔记本电脑欲进行功能上的扩充时,必需要另加设扩充电路板,该扩充的电路板系需藉由一板对板连接装置而电连接于笔记本电脑内的电路板,以达到良好的扩充性。
习用的板对板连接装置系包含有一公板对板连接器及一母板对板连接器,两板对板连接器系分别设置于一电路板上以电连接另两电路板,母板对板连接器系包含有一以塑料材料制作而固设于电路板上的连接基座,于连接基座上形成有数个贯穿连接基座的母端子孔,于各端子孔上分别以镶嵌方式固设一母端子,公板对板连接器所包含的组件系相似于母板对板连接器,而其系可套合于母板对板连接器内并使其公端子可分别与相对应的母端子接触。
习用的板对板连接器制造方法系先以公(母)端子系以冲压机冲压成型,最后以射出成型方式制造一塑料材质的公(母)板对板连接器的连接基座,并于射出成型连接基座之同时,将公(母)端子分别镶嵌射出于连接基座内,公(母)板对板连接器的成品则固设于一电路板上;然而,习用的其中所述公电连接器之制造方法具有以下缺点。
射出成型前,习知公端子之连接部透过预先以冲压成型成型之弧形状转折处置放于相对应之模具公模块或母模块,而公模块或母模块亦与转折处为相对应之弧形状,当模具合模时,由于公端子为弹性金属片弯折成型,冲压模具之设计与模具损耗等或端子材料之选用等,均会影响转折处之弯折变形量,当模具与端子二者弯折变形量差异超过容许值,端子与模具间无法确实抵靠,端子会产于射出成型时会产生暂时局部变形或位移等等造成模具与端子之间的间隙产生,所射出之塑料会从模具与端子间溢料,使得塑料会覆盖于端子之连接面处,造成产品于组装时,因为溢出的塑料使得无法导通于母板对板电连接器之母端子,需再透过多次拔插或二次加工等将溢出塑料移除使得回复电性导通
因此,如何解決習用之問題與缺失,即為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塑料注入成型座体前透过模块将端子定位对正,以模具将端子本身相互抵贴于模内射出加工时,避免端子因模流压力移位造成溢料,避免导致端子表面受遮蔽而引响导电性能的板用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用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复数端子组、料带及座体,其特征在于:按照下列步骤实施:
(A1)将复数端子组中至少一组端子组分别利用料带置放于模具中;
(A2)模具所设第一模块向第一合模方向移动,并至少抵压在端子组的一端连接部,与第一模块相对应的第二模块至少抵靠在焊接部,及设于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间的第三模块至少抵持在端子组的连接部及焊接部将定位端子组于模具中;
(A3)模内射出成型座体并埋设端子组;
(A4)将座体及端子组移出模具,截断端子组一侧处连接的料带,便完成连接器的制造。
进一步地,在步骤(A2)中所述第一模块至少抵靠于端子组连接部所具有的一接触面、顶面及二侧面。
进一步地,在步骤(A2)中所述第三模块向第二合模方向移动,并至少抵靠于端子组连接部的背面与顶背面及焊接部的焊接表面。
进一步地,在步骤(A2)中所述第二模块至少抵靠位于焊接部的焊接底面。
进一步地,在步骤(A2)中所述端子组的连接部包含朝横向弯折形成与座体侧壁面呈垂直的一水平弯折部,该水平弯折部设有露出座体的一顶面,及水平弯折部垂直且相连并具有接触面的接触部,水平弯折部与接触部相交的弯折处的侧面露出于座体壁面外,其中第一模块抵靠于各水平弯折部及顶面,及该连接部的转折处的二侧面,而该转折处为一圆角,第一模块于该圆角的相对应处设有圆角定位部,该圆角定位部于合模后贴靠该圆角定位。
进一步地,在步骤(A2)中所述端子组的连接部的水平弯折部与焊接部所设的焊接臂朝同一方向弯折。
进一步地,在步骤(A2)中所述连接部具有一接触面,且其设有供一预设对接电连接器的端子扣接的一定位卡槽。
进一步地,在步骤(A3)中所述座体的中间设有一结合槽,该结合槽的底面设有供预设对接连接器定位的至少一定位凸块。
进一步地,在步骤(A3)中所述座体的二侧壁埋设有至少一端子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45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