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螺旋桨推进式高速滑行艇的尾部补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3635.0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8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杜磊;李平;杨静雷;蒋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装备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哈工程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1/38 | 分类号: | B63H21/38;B63H23/3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3211 | 代理人: | 蔡岩岩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螺旋桨 推进 高速 滑行 尾部 装置 | ||
1.一种针对螺旋桨推进式高速滑行艇的尾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装置包括补水吸口(3)、通水管(4)和单向止回阀(5);所述补水吸口(3)固定于螺旋桨的桨轴上;所述通水管(4)包括桨轴内通水管(41)、柔性通水管(42)和艇体内通水管(43);所述桨轴内通水管(41)嵌入螺旋桨的桨轴内部,所述桨轴内通水管(41)的进水口与补水吸口(3)相连,所述桨轴内通水管(41)的出水口与柔性通水管(42)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柔性通水管(42)位于螺旋桨外部;所述柔性通水管(42)的出水口与艇体内通水管(43)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艇体内通水管(43)设置于滑行艇内部;所述单向止回阀(5)设置于艇体内通水管(4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尾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吸口(3)上设有粗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尾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吸口(3)位于桨轴上靠桨端的1/3处;所述补水吸口(3)的开口方向应朝向海水来流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尾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吸口(3)采用圆孔结构,所述圆孔结构的直径为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尾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桨轴内通水管(41)的管长为桨轴总长度的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尾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通水管(42)穿过滑行艇的尾部穿舱处与艇体内通水管(43)相连;所述柔性通水管(42)与尾部穿舱处通过密封件相连;尾部穿舱处高于水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尾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桨轴内通水管(41)、柔性通水管(42)和艇体内通水管(43)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尾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吸口(3)、桨轴内通水管(41)、柔性通水管(42)、艇体内通水管(43)和单向止回阀(5)均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尾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吸口(3)采用青铜吸口;所述桨轴内通水管(41)、柔性通水管(42)、艇体内通水管(43)和单向止回阀(5)采用不锈钢316L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装备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哈工程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装备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哈工程船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36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型减振降噪基座结构
- 下一篇:船舶外伸尾轴支架及应用其的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