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黑纳米多孔Fe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3628.0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1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海;朱奎;李娟;季宝荣;肖敬才;曾宇乔;邵起越;杨星梅;陈龙;蒋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00 | 分类号: | C22C3/00;C22C3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多孔 fe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黑纳米多孔Fe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其中包括:1)合成Mn含量在68‑90at%,Cu含量小于0.3at%范围内的FeMnCu预合金熔液,并在1240‑1700摄氏度的熔液进行快淬获得单相合金;2)将4‑25摄氏度条件下,将FeMnCu预合金置于体积浓度为1%‑5%的盐酸溶液中静置30‑60分钟进行脱合金处理;3)将脱合金完的产物取出,分别依次在体积浓度为0.1%,0.01%的盐酸溶液中进行漂洗,时间不超过10秒,再在超纯水中漂洗,时间不超过30s;将漂洗后的产物取出,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进行干燥即可获得超黑纳米多孔Fe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超黑纳米多孔Fe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黑材料,是一种对一定范围内的入射光线反射率低于1%,吸收率高于99%的材料。在很多光学设施、传感器以及太阳能转化器上,由于界面对入射光不必要的反射会对性能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因此此类器件对超黑材料的需求非常迫切。同时由于超黑材料本身优异的隐身性能,在军事方面也有极大用途。
鉴于此,近年来超黑材料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目前性能最突出的是由萨里纳米系统公司研制开发的Vantablack,它主要垂直排列的碳纳米管组成,但制作成本非常高昂。其它常用材料还包括非晶碳及多晶黑硅类非金属材料,镍磷中间合金材料,纯金属超黑材料尚未见报道。其形态包括纳米管阵列,微凸阵列及粗糙化的不规则表面,具有三维连通纳米多孔结构的超黑器件还未见报道。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气相沉积、生物模板法等。这些方法大多存在成本高,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等缺点。而本发明采用脱合金法制备超黑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易行。获得的产品为具有三维连通结构的纳米多孔结构Fe,成品价格低廉,光吸收范围广的优点。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黑纳米多孔Fe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采用其制备的超黑纳米多孔Fe具有三维连通的孔道结构;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方法制备的超黑纳米多孔Fe,该材料具有光吸收范围广的优点。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超黑纳米多孔Fe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纯度在99%以上的Fe,Mn和Cu纯金属混合后通过感应加热获得均匀金属熔液后进行快淬,获得单一相结构的FeMnCu预合金;其中,原材料纯金属原子百分比为Mn含量68-90at%,Cu含量0-0.3at%;感应加热温度不高于1700摄氏度,加热时间不长于20分钟,加热次数不低于2次;均匀后的金属熔液快淬温度1240-1700摄氏度,获得单相结构的FeMnCu预合金;
2)将4-25摄氏度条件下,将FeMnCu合金置于体积浓度为1%-5%的盐酸溶液中静置30-60分钟进行脱合金处理;
3)将脱合金完的产物取出,分别依次在体积浓度为0.1%,0.01%的盐酸溶液中进行漂洗,时间不超过10秒,
4)酸洗后的样品在超纯水中漂洗,时间不超过30s;
5)将漂洗后的产物取出,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进行干燥,惰性气体含氧量低于万分之一,干燥温度不超过30摄氏度,即可获得超黑纳米多孔Fe材料。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超黑材料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采用其制备的超黑材料为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Fe。研究表明,在采用脱合金法制备超黑材料在波长350-1000nm范围内的均有很好的吸波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超黑纳米多孔Fe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36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