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氧物制低碳烯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3430.2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2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丁佳佳;刘红星;陆贤;赵昱;方敬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9/85 | 分类号: | B01J29/85;C10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氧物 低碳烯烃 分子筛 多级孔道结构 催化剂接触 催化剂寿命 重量百分比 大孔孔径 介孔孔径 微孔孔径 稀土金属 金属选 大孔 低碳 介孔 可用 微孔 催化剂 金属 | ||
1.一种含氧物制低碳烯烃的方法,包括使含氧物与催化剂接触的步骤;其中,所述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a)0.2~8%的金属;所述金属选自VIB族、VIIB族、VIII族、IB族、IIB族和稀土金属中的至少一种;
b)92~99.8%的具有多级孔道结构的SAPO-34分子筛;
所述具有多级孔道结构的SAPO-34分子筛同时具有微孔、介孔和大孔;其中,微孔孔径不大于1纳米,介孔孔径分布于5~35纳米,大孔孔径分布于50~350纳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氧物制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选自Cr、Mo、W、Mn、Fe、Co、Ni、Pb、Cu、Zn、Cd、La、Ce、Y、Pr和Nd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氧物制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选自Cr、Mn、Co、Ni、Cu、Zn、La、Ce、Y和Nd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含氧物制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选Ni、Cu、Y和La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氧物制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中金属的含量为0.5~6%,具有多级孔道结构的SAPO-34分子筛的含量为94~99.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氧物制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多级孔道结构的SAPO-34分子筛中,微孔孔径分布于0.1~0.8纳米,介孔孔径分布于5~25纳米,大孔孔径分布于50~250纳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含氧物制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多级孔道结构的SAPO-34分子筛中,微孔孔径分布于0.2~0.5纳米,介孔孔径分布于5~20纳米,大孔孔径分布于50~200纳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氧物制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多级孔道结构的SAPO-34分子筛中,微孔贡献的孔容为0.05~0.30厘米3/克,介孔贡献的孔容为0.10~0.40厘米3/克,大孔贡献的孔容为0~0.60厘米3/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含氧物制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多级孔道结构的SAPO-34分子筛中,微孔贡献的孔容为0.10~0.25厘米3/克,介孔贡献的孔容为0.10~0.20厘米3/克,大孔贡献的孔容为0.05~0.20厘米3/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氧物制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氧物包括甲醇和二甲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低碳烯烃包括乙烯和丙烯中的至少一种;含氧物与催化剂接触的条件包括:温度390~515℃,含氧物进料空速1~100小时-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34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