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替代交流接触器的三相无触点交流开关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3306.6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7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久;刘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振久 |
主分类号: | H02P23/00 | 分类号: | H02P23/00;H02P23/24;H02P29/03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替代 交流 接触器 三相 触点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触点交流开关,尤其涉及一种可替代交流接触器的三相无触点交流开关。
背景技术
在低压电器领域中,交流开关大多采用传统的交流接触器。特别是钢厂的轧钢机、港口的门极吊车以及其它电力传动系统中,交流接触器的使用非常广泛、随处可见。但由于传统交流接触器的电磁式机械触点结构无法避免的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电磁式机械触点在吸合与分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电弧,电流越大产生的电弧也越大,因而必须要采取各种手段灭弧。常见的灭弧方法有:栅灭弧、多断路灭弧、陶土罩灭弧等等。但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灭弧,在吸合与分断过程中所产生的电弧都会对机械触点产生烧蚀,轻则会使触点之间的接触电阻变大,严重时会使触点接触不上或者发生熔焊导致触点粘连;这就从客观上限制了传统交流接触器的使用寿命,更无法应用于防爆领域。所以在使用交流接触器的场合,其更换频率非常高。
其次,在控制三相电机频繁启动和频繁正反转切换的场合,由于传统交流接触器本身没有缺相保护,这时一旦发生触点粘连或接触不良的情况,就会造成三相电机因缺相运行而被烧毁。
再者,由于传统交流接触器是采用电磁线圈通电带动电磁铁动作来切换机械触点,因此工作时常常伴有明显的交流噪声和铁芯的振动噪声。
此外,还常常出现通电后接触器不能合闸、断电后接触器不释放、触头发热、松开启动按钮后接触器立即释放等多种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替代交流接触器的三相无触点交流开关,本发明在工作时无噪声无火花,且有缺相保护,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采用过零触发,延长了开关本身寿命,也减小了启动时大电流对电机的冲击,适用于控制电机频繁启动和频繁正反转切换的场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可替代交流接触器的三相无触点交流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超温过热控制电路、开机电源检测电路、缺相击穿检测电路、触发电路、常开常闭触点输出电路及主回路。
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于触发电路、超温过热控制电路、开机电源检测电路及缺相击穿检测电路相连。
所述开机电源检测电路分别与超温过热控制电路及常开常闭触点输出电路相连。
所述触发电路分别与常开常闭触点电路及主回路相连。
所述触发电路还接收来自外部主机的控制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回路采用晶闸管,根据不同电流容量选用不同规格的晶闸管反并联来代替传统交流接触器的机械触点,采用过零触发方式控制晶闸管的导通。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控模块采集单片机及其最小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单片机采用为宏晶科技有限公司的型号为STC15W204S单片机。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常开常闭触点输出电路包括光耦U001,光耦U001中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电阻R008与电源正极相连,所述光耦U001中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主控模块的I/O口相连,所述光耦U001的集电极输出端与三极管T004的集电极相连,T004的基极通过一电阻R009与U001的发射极输出端相连,所述T004的集电极还与电源正极相连,所述T004的发射极分别与二极管D107的负极、继电器JDQ101的线圈的一端及继电器JDQ102的线圈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107的正极、继电器JDQ101的线圈的另一端及继电器JDQ102的线圈的另一端与地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振久,未经李振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33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相永磁电机转子位置辨识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速度反馈PID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