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柴油机的高效甲醇燃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3277.3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3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丁汉军;陈明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1/02 | 分类号: | C10L1/02;C10L1/182;C10L1/185;C10L1/19;C10L1/198;C10L1/23;C10L1/233;C10L1/238;C10L1/24;C10L1/26;C10L1/30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43 | 代理人: | 蒋遥明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柴油机 高效 甲醇 燃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机燃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柴油机的高效甲醇燃料。
背景技术
原油是全球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当前能源短缺的实质是原油短缺。车用燃料是原油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占全球原油总消耗量的70%以上。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了50%。而我国煤的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以煤替代石油是降低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的理想途径。
甲醇和柴油的混合物——甲醇燃料是一种“以煤代油”路径。甲醇燃料是利用工业甲醇或燃料甲醇,与现有国标柴油按一定重量比经严格科学工艺调配制成的一种新型清洁燃料,可部分或完全替代柴油,用于柴油内燃机机动车。生产甲醇的原料主要是煤,天然气,煤层气,焦炉气等,特别是利用高硫劣质煤和焦炉气生产甲醇,既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又可减少环境污染。而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发展煤制甲醇燃料,补充和部分替代石油燃料,是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一条有效途径。
甲醇作为柴油机燃料的另一个途径是向甲醇中加入添加剂而不加入柴油,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1486940A、CN 1403543A和CN 1257110A。其存在如下技术缺陷:在低温下柴油机启动比较困难,不适用于北方寒冷的冬季;长时间放置会发生相分离,尤其是潮湿的天气或者含有水时更容易发生相分离。授权公告号为CN102746906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柴油机用高效甲醇燃料的添加剂,由冠醚、酮、酰胺、醇酸、原酸酯、偶氮化合物和8-硝基异喹啉组成,各组分重量配比如下:冠醚30~65重量份,酮10~20重量份,酰胺5~20重量份,醇酸20~45重量份,原酸酯17~36重量份,偶氮化合物8~21重量份,8-硝基异喹啉13~19重量份。实际应用发现,上述高比例甲醇燃料的添加剂长时间储存仍然会有一定程度的相分离,低温启动效果仍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柴油机的高效甲醇燃料。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柴油机的高效甲醇燃料,由甲醇和添加剂组成;甲醇的质量分数为92~95%,所述添加剂的质量分数为5~8%,所述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2-甲基-2-丁醇8~12份;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8-10份;
丁三醇三硝酸脂12-17;
三羟甲基丙烷三辛酸酯2~3份;
甲基叔丁基醚5-10;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3~5;
亚磷酸苯基二-2-乙基己酯1-3;
肌醇六磷酸3-6;
聚异丁烯胺5-9份;
2-巯基苯并噻唑11-14份;
苯并三氮唑4~6份;
甲基异丁基酮2~5份;
二烷基二硫酸代磷酸钼2-4份;
丙炔醇1~3份;
硬脂酸异十三酯2~3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2-甲基-2-丁醇11份;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10份;
丁三醇三硝酸脂15份;
三羟甲基丙烷三辛酸酯2份;
甲基叔丁基醚8份;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4份;
亚磷酸苯基二-2-乙基己酯3份;
肌醇六磷酸5份;
聚异丁烯胺8份;
2-巯基苯并噻唑13份;
苯并三氮唑5份;
甲基异丁基酮4份;
二烷基二硫酸代磷酸钼3份;
丙炔醇2份;
硬脂酸异十三酯3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2-甲基-2-丁醇6份;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10份;
丁三醇三硝酸脂16份;
三羟甲基丙烷三辛酸酯2份;
甲基叔丁基醚10份;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5份;
亚磷酸苯基二-2-乙基己酯3份;
肌醇六磷酸5份;
聚异丁烯胺7份;
2-巯基苯并噻唑12份;
苯并三氮唑4份;
甲基异丁基酮5份;
二烷基二硫酸代磷酸钼2份;
丙炔醇1份;
硬脂酸异十三酯2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2-甲基-2-丁醇12份;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10份;
丁三醇三硝酸脂17份;
三羟甲基丙烷三辛酸酯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发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发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32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