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光伏AGC&AVC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2563.8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2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雍正;郝东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48;H02J3/5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成运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糊 控制 agc avc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光伏AGC&AVC控制方法及系统,采用有功优先调节的方法,结合模糊控制的方法,建立模糊控制系数库,进行调节;计算馈线下逆变器最优工作区域;馈线下逆变器的有功/无功按照逆变器最优工作区域进行分配。本发明利用有功优先调节的方法去修正有功对电压的影响,利用模糊分区理论对有功‑电压修正系数进行修正,有利于提高电场有功、电压的稳定性,从降低光伏电站内部损耗、达到光伏电站内部网损最小为目的的角度考虑逆变器的有功/电压控制,能够降低电场损耗,提高电能利用率;引入光伏电站逆变器最优区域工作点统计的概念,能够促进逆变器在保证电场稳定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工作在最优工作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电站电力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光伏AGC&AVC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电站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GC)系统是指接收电力调度中心下发的电场级别的有功调节指令,并根据该指令协调控制电场内部有功发生装置的有功大小或设备的投入退出,使监控点的有功值时刻跟随调度下发的有功发电计划曲线。
光伏电站电力系统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是指接收电力调度中心下发的电场级别的电压或无功调节指令,并根据该指令协调控制电场内部无功发生装置的无功大小或设备的投入退出,使监控点的无功或电压值时刻跟随调度下发的无功或电压计划曲线。
现有光伏电站AGC/AVC系统都是完全各自独立的闭环系统,各自有不同的控制方式,控制目标和实现方法。但实际上电网负荷和电网有功都是时刻变化的,无功智能被动跟踪变化控制,不能够实时跟踪变化,特别是当电场接近符合的地区,不能忽略有功和无功两者之间的可协调性,强行认为两者之间没有耦合性会忽略有功变化对电压的影响。并没有加入电场有功无功协调控制的考虑,以AGC/AVC现在单独调控指令的调节方式,会造成电站附近有功与电压的交叉影响,不利于电站和局部电网的安全运行。
同时传统的AGC/AVC调控并未考虑光伏发电逆变器的最优工作状态,仅仅是从监控点的角度去考虑电场总的有功无功是否达到并网点所下发指令,并不考虑电站内部的经济性、安全性。
当光伏电站接近负荷区域时,由于外部电压和外部负荷是时刻变化的,电站需要保持调度的计划曲线,需要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由于有功无功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AGC/AVC系统各自单独调控不仅不能加强各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反而会增加系统的波动性,影响电场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光伏电站AGC调控与AVC调控相对独立,不能协调控制电场有功、无功的弊端,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光伏AGC&AVC控制方法及系统,实现光伏电站内部有功和无功的协调控制,在增强电站AGC/AVC系统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电场设备的状态最优率,即所有设备工作在最优状态下的比例,提升电网的安全性和抗干扰能力,同时增加电场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光伏AGC&AVC控制方法,包括:
(1)采用有功优先调节的方法,结合模糊控制的方法,建立模糊控制系数库,进行调节;
(2)计算馈线下逆变器最优工作区域;
(3)馈线下逆变器的有功/无功按照逆变器最优工作区域进行分配。
进一步的,步骤(1)的具体方法为:
(101)将电场有功分为若干区域,并将目标有功的变化量分级,形成与有功区域及变化量相对应的模糊控制系数库;
(102)当有功当前值与变化量确定后可以根据修正系数对电压命令值进行预先修正,预防电压的少调或者过调,计算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25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