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瑞香狼毒素的抗病毒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0452.3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8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耿鹏;冯宝仪;叶宇平;杨建江;刘映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16 | 分类号: | A01N43/16;A01N35/04;A01P1/00;A01P7/04;A01P21/00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王余钱 |
地址: | 528522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瑞香 狼毒 抗病毒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瑞香狼毒素和氨基寡糖素的农药组合物及其用于防治农作物病毒病的用途,所述农药组合物中瑞香狼毒素和氨基寡糖素的重量比为1:30‑5:1,所述农药组合物在上述范围内对病毒病的防治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生物制剂及其应用,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含有瑞香狼毒素和氨基寡糖素的抗病毒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病毒病害是仅次于真菌病害的第二大类病害,每年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虽然科研工作者们在品种利用、栽培管理、防虫脱毒等发明采用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但效果不理想。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病毒病在经济作物上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植物病毒数量多、危害面广、经济损失大而且难以防治,2000年以前防治病毒病的有效药剂很少,且防效一般在30-60%,难以有效控制病毒病的危害,需要新的防治病毒病的药剂。
氨基寡糖素是从海洋生物外壳中的甲壳素,经过脱乙酰化和酶法降解得到的一种寡糖类新型生物农药,可以防治多种植物真菌病害和病毒病,氨基寡糖素作为生物农药在防病和抗病方面有着多种机制,除了作为活性信号分子,诱导植物体产生抗性外,还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植物细胞活化,刺激植物生长,具备药肥的双重功效。氨基寡糖素虽然已经在农业上有一定的应用,如作为植物病原菌生长抑制剂、作物的抗病诱导剂、种子处理剂等,但是能延缓或减轻症状,不能有效根除病毒,且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理,短期内使用效果没有化学制剂表现那么明显,也没有化学农药表现的那么快,所以一直不被农民和农资经销商推崇,从而限制氨基寡糖素的推广和应用。采用合理的复配组合物、适时用药是充分发挥防治作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利用氨基寡糖素彻底的根除植物病毒病,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以提高产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瑞香狼毒素,化学名称为1,5-二苯基-3-羟基-1-戊酮,是从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根中提取得到的化学成分,其作为植物源化学成分,具有毒性低、对作物安全等优点,目前开发有多种剂型,例如0.3%、1.6%水乳剂,5%乳油,20%、40%悬浮剂等多种制剂,对菜青虫、棉铃虫、甜菜夜蛾、蚜虫、白粉病、病毒病等多种病虫害均具有较好的防效。
本申请发明人对氨基寡糖素和瑞香狼毒素的混配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大量的毒力试验、工艺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的基础上,发现将氨基寡糖素和瑞香狼毒素进行复配对多种植物病毒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可以减少农药成分的使用量,增加防治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抗植物病毒病的增效农药组合物,同时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安全、环保的包含瑞香狼毒素和氨基寡糖素的农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农药组合物的应用,所述农药组合物广泛应用于防治番茄病毒病、马铃薯病毒病、西瓜病毒病、辣椒病毒病、烟草花叶病毒等多种病毒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包含瑞香狼毒素和氨基寡糖素,其中,所述瑞香狼毒素和氨基寡糖素的重量比为1:30-30:1,优选为10:1-1:5,更优选为10:1-5:1。
进一步的,所述农药组合物中瑞香狼毒素和氨基寡糖素所占的重量比为0.1-60%,优选为1-50%。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以辅以常规的农药助剂加工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例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水剂、微乳剂等。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通常采用喷雾的方法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适合农业上使用的其它施用技术,例如,将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通过对种子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拌种、浸渍、浸种等。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以加入其它农用活性成分,例如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等农用活性成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04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