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合金制拉链链牙和拉链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7820.6 | 申请日: | 201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5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久米井隆成;荻原敦;广见千贺子;平良夫;横田宗由;福山贵博;木户康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YK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4B19/24 | 分类号: | A44B19/2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刘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合金 拉链 | ||
提供一种通过与提高β相的比例这样的方法不同的方法来提高耐季裂性的铜合金制拉链链牙。铜合金制拉链链牙以表观上的锌含量为34~38质量%、具有枝晶组织、β相以10%以下的比率存在的铜锌合金为母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合金制拉链链牙。另外,本发明涉及具备该拉链链牙的拉链。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作为拉链的啮合部件的拉链链牙中有使用金属材料的拉链链牙,在金属材料中,特别是以红铜、黄铜、锌白铜为代表的铜锌合金被广泛使用。锌具有通过固溶来增大铜合金的强度、硬度、均匀变形量的效果。另外,锌与铜相比价格低,因此能够得到具有良好特性的廉价的合金。但是,由于锌元素存在于铜中而导致存在使耐腐蚀性显著劣化的问题,在使用锌多的铜合金、特别是通过冷加工植入基布来制造为拉链的情况下,产生了由残余应力引起的季裂的问题。
季裂是指当将内部存在残余应力的铜锌合金暴露于氨气等腐蚀环境下时、在产品的外表面产生裂纹的现象。已知这样的季裂的问题容易在锌含量为10质量%以上的铜锌合金中产生。因此,为了提高铜锌合金的耐季裂性,考虑使锌的比例不足10质量%,但这样的合金不仅材料价格变高,而且强度也不再足够,因此作为链牙用铜合金并不优选。
另外,以往,作为防止季裂的对策,已知有添加第三元素、进行除去加工应变的退火处理。例如,关于第三元素的添加,已知通过在铜锌合金中以几个百分比的量添加锡等第三元素来提高耐季裂性。
但是,确认有防止季裂效果的任何第三元素都是比锌高价的元素,因此存在导致材料成本的增大的问题。另外,由于在铜锌合金中添加锡等第三元素,从而会使铜合金的冷加工性降低,伴随有不能以高的压下率进行冷加工的弊端。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WO2012/004841(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以铜锌合金为材料的拉链链牙,所述拉链链牙是含有大于35wt%且在43wt%以下的锌、由具有α相和β相的两相组织的铜锌合金构成的铜锌合金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锌合金的β相的比率被控制为大于10%且不足40%,所述α相及β相的晶粒通过冷加工压扁成扁平状并配置成层状。还记载了为了调整β相的比率而在400~700℃下进行热处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2/004841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铜锌合金中的β相(体心立方结构)是比α相(面心立方结构)硬的组织,通过增加β相的比例,能够提高铜锌合金的强度,但另一方面也存留有使铜锌合金的冷加工性降低、或模具寿命变短的问题。因此,如果能够通过与提高β相的比例这样的方法不同的方法来提高耐季裂性,则是有利的。
本发明是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创作的,其课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铜合金制拉链链牙,通过与提高β相的比例这样的方法不同的方法来提高耐季裂性,并且提高了模具寿命。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将β相的比率维持得小的具有枝晶组织的规定组成的铜锌合金对课题解决是有效的。本发明人基于该见解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在一个方面,是以表观上的锌含量为34~38质量%、具有枝晶组织、β相以10%以下的比率存在的铜锌合金为母材的铜合金制拉链链牙。
本发明的铜合金制拉链链牙在一实施方式中,母材含有34~38质量%的Zn。
本发明的铜合金制拉链链牙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具备:两个脚部,所述两个脚部被夹持和固定在设置于拉链带的一侧缘的芯绳部上;股部,所述股部连结两个脚部;以及头部,所述头部从股部起沿着与两个脚部相反的方向设置,具有啮合凹部及啮合凸部,与芯绳部接触的股部的内侧面处的母材至少具有枝晶组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YKK株式会社,未经YK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78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