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主体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4017.7 | 申请日: | 201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2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廖奕翔;杜红伟;马延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14 | 分类号: | A44C5/14;G04B37/18;G04G1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设备 及其 主体 | ||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主体,可穿戴设备包括主体(100)及腕带(200),主体(100)包括主壳(1)及底盖(2);腕带(200)上设置有生耳(9),主壳(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生耳(9)的连接件(3),连接件(3)具有两个连接耳(31),连接耳(31)上设有容纳孔(30),容纳孔(30)的一端开口、另一端设有限位部(22),限位部(22)上设置有通孔(320);连接耳(31)上设置有按钮(33),按钮(33)滑动设置于容纳孔(30),按钮(33)上设置有限位槽(330);底盖(2)上设置有限位部(22),限位部(22)位于定位槽(310)中,且延伸至限位槽(330)中。装配时,可以先将按钮(33)装入到容纳孔(30)中,将底盖(2)装配到主壳(1)上,限位部(22)即可插入到定位槽(310)及限位槽(330)中,使按钮(33)限位在容纳孔(30)中,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快捷。同时按压两个按钮(33),可使得生耳(9)的两个伸缩头缩回,即可将生耳(9)取出,实现腕带(200)与主体(1)分离,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主体。
背景技术
智能手表及智能腕带等可穿戴设备正在流行,可穿戴设备的主体为主要功能部分,其表带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可以进行选择,因此通常表带与主体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以实现表带的置换。
现有技术中,置换表带的方式,最常见的就是利用生耳的两端弹性伸缩头的伸缩将表带拆下置换。生耳的取出方式大致上可分为利用工具取出或生耳结构上附有用手拨开关的两种方式。利用工具的方法是指先将一端弹簧压入,斜摆後将整个表带取出,生耳结构上的开关是指生耳上两端或一端附有弹簧板手开关,直接使用手向内侧压入後及可以解琐,该方式需要用到特别的工具,如尖头工具,插入生耳的一端,压入弹簧结构取出表带,接着斜向地将表带另一头的生耳也拔出,即可完整地取出表带。该方式没有工具的话没有办法取出,再者如果表带宽度的工差是上工差,则表带和表体间会紧配合,导致工具难以插入,造成难以取出的问题。除了利用工具将生耳开关解除取出表带以外,还有生耳本身就附有左右板手滑动开关驱动结构,如此一来,使用者可以省去工具的麻烦,用手就可以把表带取出。该方式中如果表带的部份具有任何功能的话,这个生耳板手开关的位置可能会占住主板的空间或是连接器或是接线的空间,且每一种表带均需要设置带有扳手开关的生耳,结构复杂,不利于加工制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主体,主体与腕带拆装方便,结构简单,便于装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固定连接的主壳及底盖;所述主壳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生耳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具有两个连接耳,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接耳上设置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的一端开口、另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相对所述容纳口的开口靠近另一所述连接耳;所述限位部上设置有连通至所述容纳孔的通孔;所述连接耳上朝向所述底盖的表面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连通至所述容纳孔;
各所述连接耳上设置有按钮,所述按钮滑动设置于所述容纳孔,所述按钮上与所述定位槽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底盖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定位槽中,且延伸至所述限位槽中,所述限位部能够防止所述按钮从所述容纳孔的开口处脱出。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容纳孔中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按钮,所述弹性件能够向所述按钮提供朝向所述容纳孔的开口方向的弹力。利用弹性件能够使得按钮自动恢复至按压前的状态,方便使用。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件为压簧,其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按钮及所述限位部。当按钮朝向连接部移动时,弹性件压缩产生形变力,即可向按钮提供朝向容纳孔开口方向的弹力。
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按钮上靠近所述限位部的端面设置有盲孔,所述压簧穿设于所述盲孔中。利用盲孔可以实现弹性件与按钮之间的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40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