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用点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3906.1 | 申请日: | 201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5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柳翔太;井户川贵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38/12 | 分类号: | H01F38/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韩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点火装置 | ||
内燃机用点火装置(1)由以下构件构成:中央铁心(2);初级线圈(7),该初级线圈卷绕于中央铁心(2)外侧;次级线圈(9),该次级线圈卷绕于初级线圈(7)外侧;永磁体(13),该永磁体与中央铁心(2)的一端抵接,朝与因向初级线圈(7)通电而产生的磁通方向相反的方向磁化;侧铁心(3),该侧铁心配置于次级线圈(9)外侧,一端与永磁体(13)抵接,另一端与中央铁心(2)抵接,且与永磁体(13)协同作用而形成闭合磁路;以使侧铁心(3)的外周侧面(3s)开口的方式覆盖并且具有耐热性和弹性的树脂(4)。能在不损害次级线圈(9)的绝缘耐压的情况下改善从侧铁心(3)向框体(10)的散热性,并能实现装置小型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高电压供给至内燃机的火花塞的内燃机用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内燃机用点火装置由以下构件构成:中央铁心;初级线圈,上述初级线圈设于中央铁心的外侧,并配置成以中央铁心为中心进行卷绕;次级线圈,上述次级线圈配置成以中央铁心为中心卷绕于初级线圈的外侧;永磁体,上述永磁体与中央铁心的一端面抵接,朝与因初级线圈的通电而产生的磁通的方向相反方向被磁化;侧铁心,上述侧铁心配置于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外侧,一端与永磁体抵接,另一端与中央铁心抵接,并且与永磁体协同作用而形成闭合磁路;壳体,上述壳体收纳上述各构件;以及绝缘树脂,填充上述绝缘树脂以将各构件固定于上述壳体内。但是,在上述结构中,存在绝缘树脂以侧铁心的边缘为起点而产生裂缝的可能性。若产生上述裂缝,则电场会集中于裂缝而使侧铁心与次级线圈之间的绝缘强度降低,使绝缘耐压降低。
作为防止上述问题的措施,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中提出了用具有挠性的铁心罩将侧铁心覆盖。由此,能抑制绝缘树脂产生裂缝,并能防止次级线圈的绝缘耐压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2949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现有的专利文献1的内燃机用点火装置中,由于侧铁心整体被具有挠性的铁心罩覆盖,因此,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会导致壳体与侧铁心之间的间隙变大,导致从侧铁心的散热性降低,并且会使装置的外形尺寸变大。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用点火装置,能在不损害次级线圈的绝缘耐压的情况下,改善从侧铁心的散热性,并且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内燃机用点火装置包括:棒状的中央铁心;初级线圈,上述初级线圈卷绕于上述中央铁心的外侧;次级线圈,上述次级线圈卷绕于上述初级线圈的外侧;永磁体,上述永磁体与上述中央铁心的一端面抵接,并且朝与因向上述初级线圈的通电而产生的磁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被磁化;侧铁心,上述侧铁心配置于上述次级线圈的外侧,一端与上述永磁体抵接,另一端与上述中央铁心抵接,并且上述侧铁心与上述永磁体协同作用而形成闭合磁路;以及树脂,上述树脂覆盖于上述侧铁心的表面,并具有耐热性和弹性,上述树脂的至少上述侧铁心的外周侧面的一部分开口。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用点火装置,由于构成为覆盖于侧铁心的表面的树脂的、至少与框体面对的侧铁心的外周侧面开口,因此,具有能在不损害次级线圈的绝缘耐压的情况下改善从侧铁心向框体的散热性并能实现装置的小型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内燃机用点火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部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内燃机用点火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39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