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传感器阵列的生物信息测定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9251.0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0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金善国;李成浩;李民求;丁赫相;金敏祯;洪荣基;宋元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熙大学校产学协力团;电子部品硏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24;A61B5/1455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杨波;李爱华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传感器 阵列 生物 信息 测定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利用传感器阵列的生物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部,用于生成光;
传感器阵列,形成于基板上,与开关薄膜晶体管相连接,包括多个检测传感器,多个检测传感器使得从上述光源部生成并从皮肤组织反射或透过的光的光反应性放大,输出用于对与和上述光反应性放大的光有关的上述皮肤组织的组织活动及功能相关的生物信息进行匹配的吸收信息;以及
平均值测定部,基于从上述检测传感器输出的上述吸收信息来测定和上述传感器阵列有关的上述生物信息的平均值;
上述检测传感器包括以主动式矩阵形态排列的一个以上的光放大光电晶体管;
上述光放大光电晶体管包括局部栅极、源极、漏极及通道区域,上述通道区域在上述源极与上述漏极之间形成通道并包括不与上述栅极重叠的非重叠区域,上述非重叠区域以使光导电性放大的光导电体来进行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传感器阵列的生物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非重叠区域分别形成于上述漏极及上述漏极的两侧面方向,或者形成于上述源极及上述漏极中的一侧面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传感器阵列的生物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通道区域由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传感器阵列的生物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生物信息与和心率、氧饱和度及温度中的至少一个相关的组织活动及功能建立关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传感器阵列的生物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传感器阵列与形成在上述基板的集成电路相连接来呈贴片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传感器阵列的生物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基板由纸、聚合物、织物及金属箔中的至少一种材质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传感器阵列的生物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向外部传送所测定的上述生物信息的平均值;以及
控制部,响应于从上述通信模块接收的控制命令,基于从上述多个检测传感器中选择的至少一个检测传感器测定的吸收信息来从上述平均值测定部测定上述生物信息的平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熙大学校产学协力团;电子部品硏究院,未经庆熙大学校产学协力团;电子部品硏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92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儿童的内衣
- 下一篇:调整牙科X射线曝光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