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压缩机及增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6446.X | 申请日: | 2016-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4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神坂直志;段本洋辅;秋山洋二;横山隆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发动机和增压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压缩机 增压 | ||
离心压缩机(P)具备:外壳(10),形成叶轮入口流路(11)、叶轮流路(12)、叶轮出口流路(13)及涡旋部(14);及叶轮(3),配设于所述叶轮流路(11),所述外壳(10)具备:外壳主体(15):及导热抑制部(16),配设于至少从所述叶轮出口流路(13)及所述涡旋部(14)向叶轮入口流路(11)的导热路径,且抑制至少所述叶轮出口流路(13)及从所述涡旋部(14)向叶轮入口流路(11)的导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压缩机及增压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技术,即,在增压器中,通过减少流经离心压缩机的进气通道的空气的流通阻力来改善喘振,并且抑制扼流的减少而扩大离心压缩机的工作范围。
更具体而言,该专利文献1为了减少流经进气通道的进气的流通阻力,而具备与旋转轴平行地对从进气口流入到进气通道的进气进行整流的平行流生成部。平行流生成部具备嵌合于上游侧壳体的内周壁的外筒部件及沿该外筒部件的内周壁在周向上以等间隔配置的多个导叶。
而且,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内容,即,从降低成本的观点考虑,将上述平行流生成机构由铝材或树脂来形成为一体。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56229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增压器的离心压缩机,因叶轮而空气升温、升压。此时,可能会导致因叶轮而升温的空气的热量经由压缩机外壳传递到进气。如此,若热量传递到进气,则进气温度上升而导致离心压缩机的压缩性能下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进气温度的上升而提高压缩性能的离心压缩机及增压器。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式,离心压缩机具备:外壳,形成叶轮入口流路、叶轮流路、叶轮出口流路及涡旋部;及叶轮,配设于所述叶轮流路,所述外壳具备:外壳主体;及导热抑制部,配设于至少从所述叶轮出口流路及所述涡旋部向叶轮入口流路的导热路径,且抑制至少从所述叶轮出口流路及所述涡旋部向叶轮入口流路的导热。
由此,通过导热抑制部能够抑制因叶轮而升温的空气流通的至少来自叶轮出口流路及涡旋部的热量经由叶轮出口流路及从涡旋部向叶轮入口流路的导热路径向叶轮入口流路的传递。其结果,能够抑制进气温度的上升而提高压缩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式,离心压缩机中,第1方式中的导热抑制部可以由导热系数小于外壳主体的材质形成。
由此,仅在导热路径的中途配置导热抑制部,便能够轻松地抑制至少从叶轮出口流路及涡旋部向叶轮入口流路的热量传递。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式,离心压缩机中,第2方式中的导热抑制部可以由碳纤维增强塑料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形成。
由此,确保导热抑制部的强度,并且能够抑制至少从叶轮出口流路及涡旋部向叶轮入口流路的导热。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式,离心压缩机中,第1方式中的导热抑制部可以由通过所述叶轮的接触而被切削的易切削材料构成,且形成覆盖所述叶轮的罩部。
由此,即使在叶轮与导热抑制部接触的情况下,也不会较大地损伤叶轮。因此,能够缩小叶轮与导热抑制部之间的间隙。而且,能够在与叶轮的叶片对置的位置上配置导热抑制部,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抑制从叶轮流路向叶轮入口流路的导热。其结果,能够实现进一步提高压缩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式,离心压缩机中,第1至第3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的导热抑制部可以与从外部取入空气的进气管形成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发动机和增压器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发动机和增压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64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