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5910.3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1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持木健吾;山平優;佐野友久;近藤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2M7/5387;H02P27/06;H01L23/36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曼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转换 装置 | ||
包括半导体元件(2u)、(2d)、电容器(3)、正母线(4)及负母线(5)。负母线(5)包括负侧主体部(50)和多个负侧支部(51)。在负侧支部(51)中,存在有:介入负侧支部(51i),所述介入负侧支部(51i)介于与连接有所述负侧支部(51)的下桥臂半导体元件(2d)属于相同半导体元件组(20)的上桥臂半导体元件(2u)连接的、两根正侧支部(41)之间;以及端部负侧支部(51e),所述端部负侧支部(51e)配置于不介于所述两根正侧支部(41)之间的位置。端部负侧支部(51e)的自感比介入负侧支部(51i)的自感更小。
技术领域
本申请以2015年12月2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5-254463号的申请为基础,在此援引其记载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包括多个半导体元件、平滑用的电容器、以及将它们电连接的正母线和负母线。
背景技术
作为逆变器、DC-DC转换器等电力转换装置,已知一种包括IGBT等半导体元件、平滑用电容器及将它们电连接的正母线和负母线的装置(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上述正母线包括与电容器连接的正侧主体部和从上述正侧主体部延伸与上述半导体元件连接的多个正侧支部。此外,负母线包括与电容器连接的负侧主体部和从上述负侧主体部延伸与半导体元件连接的多个负侧支部。正侧支部和负侧支部交替配置。藉此,使正侧支部和负侧支部彼此接近,从而使它们的电感降低。
另一方面,近年来,正在开发一种电力转换装置,使彼此并联连接的多个半导体元件同时进行接通断开动作,从而即使流过各半导体元件的电流很低,也能提高整体的输出电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1392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本发明人经过详细研究发现,将正侧支部和负侧支部交替配置,且同时接通断开多个半导体元件时,会有以下技术问题。
即,在负侧支部分别存在互感和自感。如果将正侧支部和负侧支部交替配置,使与这些支部连接的、多个半导体元件同时进行接通断开,那么如后所述,互感和自感之和即有效电感在各负侧支部处容易有较大不同。因此,电流流过时,因有效电感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在各负侧支部处容易有较大不同。因此,与上述负侧支部电连接的、同时进行接通断开动作的多个半导体元件的发射极等基准电极的电位(即,基准电位)彼此容易有较大不同。因此,如后所述,考虑可能会向一部分半导体元件的控制端子施加高电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同时进行接通断开动作的多个半导体元件的基准电位之差减小的电力转换装置。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包括:彼此串联连接,分别多个设置的上桥臂半导体元件和下桥臂半导体元件的半导体元件;
续流二极管,上述续流二极管与各上述半导体元件反向并联连接;
电容器,上述电容器将直流电压平滑化;
正母线,上述正母线具有与上述电容器电连接的正侧主体部和从上述正侧主体部延伸、与上述上桥臂半导体元件电连接的多个正侧支部;以及
负母线,上述负母线具有与上述电容器电连接的负侧主体部和从上述负侧主体部延伸、与上述下桥臂半导体元件电连接的多个负侧支部,
上述正侧支部与上述负侧支部交替配置,
形成有半导体元件组,上述半导体元件组由同时进行接通断开动作的多个上述上桥臂半导体元件和与上述上桥臂半导体元件串联连接、同时进行接通断开动作的多个上述下桥臂半导体元件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59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