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5910.3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1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持木健吾;山平優;佐野友久;近藤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2M7/5387;H02P27/06;H01L23/36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曼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转换 装置 | ||
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
彼此串联连接,分别设置多个的上桥臂半导体元件(2u)和下桥臂半导体元件(2d)的半导体元件(2);
续流二极管(7),所述续流二极管(7)与各所述半导体元件反向并联连接;
电容器(3),所述电容器(3)将直流电压平滑化;
正母线(4),所述正母线(4)具有与所述电容器电连接的正侧主体部(40)、从所述正侧主体部延伸并与所述上桥臂半导体元件电连接的多个正侧支部(41);以及
负母线(5),所述负母线(5)具有与所述电容器电连接的负侧主体部(50)、从所述负侧主体部延伸并与所述下桥臂半导体元件电连接的多个负侧支部(51),
所述正侧支部与所述负侧支部交替配置,
形成有半导体元件组(20),所述半导体元件组(20)由同时进行接通断开动作的多个所述上桥臂半导体元件和与所述上桥臂半导体元件串联连接、同时进行接通断开动作的多个所述下桥臂半导体元件构成,
在所述负侧支部中,存在有:介入负侧支部(51i),所述介入负侧支部(51i)介于与连接有所述负侧支部的所述下桥臂半导体元件属于相同的所述半导体元件组的所述上桥臂半导体元件连接的、两根所述正侧支部之间;以及端部负侧支部(51e),所述端部负侧支部(51e)配置于不介于两根所述正侧支部之间的位置,所述端部负侧支部的自感比所述介入负侧支部的自感更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正侧支部中,存在有:介入正侧支部(41i),所述介入正侧支部(41i)介于与连接有所述正侧支部的所述上桥臂半导体元件属于相同的所述半导体元件组的所述下桥臂半导体元件连接的、两根所述负侧支部之间;以及端部正侧支部(41e),所述端部正侧支部(41e)配置于不介于两根所述负侧支部之间的位置,所述端部正侧支部的自感比所述介入正侧支部的自感更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内置有所述半导体元件的半导体模块(6)和对所述半导体模块进行冷却的冷却管(11)层叠,从而构成层叠体(10)。
4.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桥臂半导体元件和所述下桥臂半导体元件内置于一个半导体模块(6)。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桥臂半导体元件和所述下桥臂半导体元件内置于一个半导体模块(6)。
6.如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侧支部与所述负侧支部的排列方向上的、所述端部负侧支部的厚度比所述排列方向上的、所述介入负侧支部的厚度厚。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侧支部与所述负侧支部的排列方向上的、所述端部负侧支部的厚度比所述排列方向上的、所述介入负侧支部的厚度厚。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侧支部与所述负侧支部的排列方向上的、所述端部负侧支部的厚度比所述排列方向上的、所述介入负侧支部的厚度厚。
9.如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侧支部的延伸方向上的、所述端部负侧支部的长度比所述延伸方向上的、所述介入负侧支部的长度短。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侧支部的延伸方向上的、所述端部负侧支部的长度比所述延伸方向上的、所述介入负侧支部的长度短。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侧支部的延伸方向上的、所述端部负侧支部的长度比所述延伸方向上的、所述介入负侧支部的长度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59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