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烹饪设备、烹饪设备控制系统以及控制烹饪设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4976.0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4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金泰佑;金铁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C11/00 | 分类号: | F24C11/00;F24C3/12;F24C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邵亚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烹饪 设备 控制系统 以及 控制 方法 | ||
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一种烹饪设备控制系统以及一种控制烹饪设备的方法。所述烹饪设备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烹饪设备,其具有配置为从用户接收用户命令的用户界面;以及第二烹饪设备,其与所述第一烹饪设备分离并且配置为接收输入到所述第一烹饪设备的用户命令并根据所述用户命令操作。所述用户界面接收与所述第一烹饪设备相关的用户命令和与所述第二烹饪设备相关的用户命令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烹饪设备包括第一通信器。所述第二烹饪设备包括配置为与所述第一通信器通信的第二通信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烹饪设备、烹饪设备控制系统以及控制烹饪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烹饪设备是用于加热和烹饪诸如食物等烹饪对象的设备,并且是指用于与烹饪相关的各种目的的设备,比如加热、解冻、干燥和消毒。烹饪设备的示例包括烤箱比如燃气烤箱和电烤箱、微波炉加热设备(在下文中称为微波炉)、燃气灶和电炉。
烤箱包括烹饪室和构造成加热烹饪室的内部的加热设备,并且可以通过将烹饪对象放入烹饪室中、关闭烹饪室并向烹饪对象施加热量来对烹饪对象烹饪,从而对烹饪对象进行烤制、煎炒、煮沸或解冻。烤箱可以主要分类为用于燃烧气体以产生将被施加的热量的燃气烤箱和用于将电能转换成热能以产生将被施加的热量的电烤箱。
微波炉可以利用由高频微波引起的介电加热现象来加热微波炉内的加热对象。具体而言,当加热对象暴露于电场时,在加热对象内具有偶极矩的分子朝向电场取向,并发生极化。这里,当加热对象暴露于交流电场比如微波时,偶极子振动或旋转,因为上述偶极子取向在短时间内重复,结果产生热量。微波炉可以使用上述原理来对加热对象进行加热。
燃气灶或电炉是用于产生热量以加热放置在上板上的烹饪容器的烹饪设备。燃气灶可燃烧气体以加热烹饪容器。电炉可以使用加热元件或使用感应加热的原理来加热烹饪容器。具体而言,电炉可以通过向加热元件比如镍铬合金线施加电流并利用由于施加的电流而产生的热量来加热烹饪容器,或者可以通过使用由于设置在电炉上板的底面的感应线圈产生的磁场来加热烹饪容器。
上述信息仅作为背景信息呈现,以帮助理解本公开。关于以上任何内容是否可用作关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没有做出任何决定,也没有作出任何断言。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设备,由于其操作根据另一烹饪设备的操作而开始,所以能够改善用户便利性和安全性,并且向烹饪设备提供关于操作另一烹饪设备的信息,并且还提供一种烹饪设备控制系统以及控制烹饪设备的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设备,当设置在烹饪设备下方的电炉正在操作时,响应于电炉的操作,通过执行吸入在利用电炉的烹饪过程期间产生的气体的操作能够为用户提供安全的烹饪环境,并且还提供一种烹饪设备控制系统以及控制烹饪设备的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控制系统。所述烹饪设备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烹饪设备,其具有配置为从用户接收用户命令的用户界面;以及第二烹饪设备,其与所述第一烹饪设备分离并且配置为接收输入到所述第一烹饪设备的用户命令并根据所述用户命令操作。所述用户界面接收与所述第一烹饪设备相关的用户命令和与所述第二烹饪设备相关的用户命令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烹饪设备包括第一通信器,并且所述第二烹饪设备包括配置为与所述第一通信器通信的第二通信器。
所述用户界面可以包括配置为接收与所述第一烹饪设备相关的用户命令的第一输入器和配置为接收与所述第二烹饪设备相关的用户命令的第二输入器。
所述第一烹饪设备可以包括用户界面控制器,其配置为确定通过所述用户界面输入的用户命令是与所述第一烹饪设备相关的用户命令还是与所述第二烹饪设备相关的用户命令。
所述用户界面可以包括配置为显示所述第一烹饪设备的状态和所述第二烹饪设备的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显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49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