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输送溶解气体和脱气医用流体管线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4903.1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1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J·皮勒-斯皮尔曼;J·H·蔡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博亚医疗有限公司;J·皮勒-斯皮尔曼;J·H·蔡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A61M1/36;B01D19/00;A61F7/00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郑洪成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输送 溶解 气体 脱气 医用 流体 管线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用气体灌注医用液体的方法和系统,该系统包括:气源、真空泵、温控容器,该温控容器包括耦合到所述气源和所述真空泵的流体储存器、加热和冷却系统以及超声波仪;以及控制器,其被配置为通过启动所述真空泵来使所述流体储存器中的液体脱气,通过经由第一流体管线将气体从气体源释放到流体储存器中来对所述流体储存器中的所述液体进行再供气,以及通过第二流体管线将来自所述流体储存器的所述再供气的液体输送至导管。
版权声明
本专利文件的公开内容的部分包括受版权保护的材料。在专利文献或专利公开内容出现在专利和商标局专利文件或记录中时,版权所有人不反对任何人对专利文献或专利公开内容进行传真复制,但在其他方面保留所有版权。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2月21日提交的题为“用于输送溶解气体的方法和系统”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270,216号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通过动脉系统直接输送规定量的含有溶解的医用气体的液体的系统和方法,并且减轻了在插入身体之前在医疗过程期间无意中注射空气的危害,特别是当用流体冲洗管线时。
背景技术
在许多临床状况中,为了治疗目的,希望将气体给予患者。例如,可以为了增加患者血液内氧气的分压的目的来将氧气递送给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可使用充氧器将氧气直接给予患者的血流。充氧器的实例包括在美国专利3,934,982和4,440,723中公开的那些充氧器。充氧器将含氧气体与血液结合并将充氧血液返回血管或血源。给予氧气可以在减轻患者症状和帮助保持器官功能方面提供益处,然而,患者的一个或多个器官的细胞的代谢状态可保持正常或高于正常。
无意地将空气注入体内,特别是进入动脉循环,即使以非常少的量注入也会导致破坏性并发症。清除将要插入的医疗装置(例如支架、线圈)中的空气以及用于随后将流体注射到动脉中的管道的常规准备是特别有问题的,因为小气泡粘附到管道的壁上,并且必须通过抖动管同时冲洗管并保持远端向上,同时确认已经从管中冲洗出气泡来逐出小气泡。对于复杂的不可视的装置和管道,这更成问题。
已经显示低温可减少对器官如心脏和/或大脑的代谢需求。低温还可以通过防止不希望的细胞死亡或损伤扩散而对患者的器官提供保护作用。一种诱导心脏或整个身体低温的方法是通过使用插入血管并用于冷却流过血管的血液的热交换导管。
现有装置没有结合提供气体和通过血流引起低温的益处。因此,本领域仍然需要改善患有器官功能受损患者的器官保存。
发明概述
本申请提供了系统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用于以规定方式输送含有溶解的、临床上有用的医用气体的液体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一个实施方案包括用于用气体输注医用液体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气源;真空泵;温控容器,该温控容器包括耦合到气源和真空泵的流体储存器、加热和冷却系统以及超声波仪;以及控制器,其被配置为通过启动真空泵来使流体储存器中的液体脱气,通过经由第一流体管线将气体从气体源释放到流体储存器中来对流体储存器中的液体进行再供气,通过第二流体管线将来自流体储存器的再供气的液体输送至导管。
控制器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通过使得加热和冷却系统加热流体储存器并且启动超声波仪来来对所述流体储存器进行声波处理而使所述流体储存器中的液体脱气。控制器还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通过使所述加热和冷却系统冷却所述流体储存器并且启动所述超声波仪来对所述流体储存器进行声波处理来对所述流体储存器中的液体进行再供气。气体可以包括选自氧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气体。该系统还可以包括检测气泡、气体浓度和液体温度的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博亚医疗有限公司;J·皮勒-斯皮尔曼;J·H·蔡,未经海博亚医疗有限公司;J·皮勒-斯皮尔曼;J·H·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49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