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屏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70113.6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2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朴城撤;金永述;李釉珩;朴完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达伊诺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臧建明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安山市***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屏幕装置 触控屏幕面板 压电振动 触控屏幕 | ||
本发明揭示一种触控屏幕装置,所述触控屏幕装置包括:框架;触控屏幕面板,设置于所述框架内;以及压电振动构件,设置于所述框架与所述触控屏幕面板之间,其中所述压电振动构件在所述触控屏幕的水平方向上振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屏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其中可能存在触觉反馈(hapticfeedback)的触控屏幕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通常一直用于各种信息的传输及影音(Audio Video,AV)系统。另外,触控屏幕已被应用至液晶显示器以方便与驱动器介接。触控屏幕被设计成使得当通过使用手指或触控笔触摸屏幕时,在检测到发生触摸的部分或游标(cursor)移动的位置之后能执行指令。
此外,振动产生设备被应用至触控屏幕且藉此,使得使用者能够瞬时地感测针对使用者的触摸输入的反馈振动。也即,设置于触控屏幕装置中的振动产生装置可被用作通过振动而对使用者的触摸作出触觉反馈的手段。触觉反馈指代当使用者触摸物体时可经由使用者的指尖(指尖或尖笔(stylus pen))感测到的触觉感觉(haptic sense)。在某个人触摸虚拟物体(例如,触控屏幕中的按钮标志)时可以与在触摸真实物体(真实按钮)的情形中的反应性相似的反应性来恢复动态特性(在通过手指、操作声音等按动按钮时传递至手指的振动及触觉感觉)的触觉反馈手段可被称为最理想的。因此,振动产生装置需要提供足以使人经由触觉感觉感测振动的振动力。
振动马达、线性马达等可被用作应用至触控屏幕装置的振动产生装置。因此,在用于触觉反馈的触控屏幕装置中,透明的触控屏幕面板被安置成与用于显示影像的影像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器)紧密接触,且当使用者在经由触控屏幕面板观看显示于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影像的同时按压触控屏幕面板时,振动可通过振动马达或线性马达而产生于触控屏幕面板中并传递至使用者。此处,所述振动产生装置安装于设置于触控屏幕面板内并被触控屏幕面板覆盖的板(board)上。因此,由于因所述振动产生装置而产生的振动力在相对于触控屏幕面板而言的上下(up-down)方向上传递,因此存在传递至使用者的手指的振动力微弱的问题。另外,由于触控屏幕面板的振动是在上下方向上产生,因此在触控屏幕面板上产生具有微弱振动力的死区(dead zone),且存在对于触控屏幕面板上的每一位置均会产生振动偏差的问题。也即,距振动产生装置的位置越远,所述位置处的振动力便越微弱,且在每一位置处产生振动偏差。
与此同时,压电(piezoelectric)振动装置可用作振动产生装置。在压电振动装置中,振动板(vibration plate)耦合至位于板的上表面中的耦合凹槽,且所述振动板直接贴合至触控屏幕面板以藉此在触控屏幕面板的上下方向上振动。然而,在相关技术中该种方法具有的问题在于振动力在整个触控屏幕面板上并不均匀。此外,由于因在整合于板中的模块的数目增大的同时触控屏幕面板的面积减小的趋势而使压电振动装置的安装空间减小,因此压电振动装置的大小及数目减小,且因此振动可能为微弱的。另外,由于压电振动装置直接贴合至触控屏幕面板并在垂直方向上振动,因此,可增大不合意的触觉感觉。
(现有技术文件)
第2014-0133658号韩国专利申请公开案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增大传递至使用者的振动力并设置有能够在整个触控屏幕面板上提供均匀振动力的压电振动装置的触控屏幕装置。
本发明也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在触控屏幕面板的水平方向上提供振动力而增大振动力并设置有能够提供均匀振动力的压电振动装置的触控屏幕装置。
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一种触控屏幕装置包括:框架;触控屏幕面板,设置于所述框架内;以及压电振动构件,设置于所述框架与所述触控屏幕面板之间,其中所述压电振动构件在所述触控屏幕的水平方向上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达伊诺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摩达伊诺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01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结构、该导电结构的制造方法及包括该导电结构的电极
- 下一篇:膜贴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