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臂肌力训练复健器材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9223.0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2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萧耀荣;杨惇灏;陈冠廷;石明正;黄正贤;林育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臂 训练 复健 器材 | ||
一种手臂肌力训练复健器材,包含有一本体(10)、一角度计(30)、一手把(20)、一力传感装置(40)及一主控单元(50),所述本体(10)包含有一外壳(11)及一可变式阻力装置(12),所述可变式阻力装置(12)设置于所述外壳(11)内,所述角度计(30)设于所述可变式阻力装置(12)上,所述手把(20)可枢转设置于所述可变式阻力装置(12)上,且所述手把(20)包含一悬臂(21)及一握把支架(22),所述力传感装置(40)设置于所述手把(20)的握把支架(22)上,所述主控单元(50)与所述可变式阻力装置(12)、所述角度计(30)及所述力传感装置(40)电连接,以接收角度信号及力感测信号,并依据所述角度信号及所述力感测信号控制所述可变式阻力装置(12)的阻力大小。由于将力传感装置(40)设置在手把(20)上,可避免测量时间延迟并提升测量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肌力训练器材,尤其是关于一种手臂肌力训练复健器材。
背景技术
传统的肌力训练器材或是复健器材,主要利用悬挂重物作为阻力的来源,而近年已发展出利用磁流变液技术的肌力训练或复健器材,其可藉由电流大小来控制阻力输出的大小,此一技术使得肌力训练器材及复健器材的体积及整机重量减少许多。
当肌力训练器材或复健器材已经可利用电流调整阻力时,其带来的优点除了缩小体积与减少整机重量以外,亦可以利用自动重量控制的机制来减少使用者训练或复健时造成的伤害,因此现有利用可变阻力来源的训练器材或复健器材多会配设力传感器来侦测使用者施力的状况,并依据其施力状况来控制阻力输出,例如,现有一种手臂复健器材是以磁流变液作为阻力输出装置,且其于阻力输出装置上设置有力传感器,用以侦测阻力输出及使用者的操作状况,并由主控器依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数值调整磁流变液装置的输出阻力,如此即可配合各种不同的运用。
然而,由于现有手臂复健器材是将力传感器设置于阻力输出装置,其测量到阻力输出装置的转矩大小,并不一定等于使用者所施予拉动手臂复健器材手把的力量,因此于测量上有相当的误差,精准度低,再者,使用者施与手把拉力之后必须经过阻力器开始转动才能被力传感器测得数据,也有时间延迟的误差,使其应用范围大幅受限,除此之外,由于力传感器设置于阻力输出装置上,加上其精准度较低,设备出厂时,需要拆开整机进行校准,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的重新校准也需拆开整机,其校准及维护的工序复杂,因此,现有手臂复健器材仍须改良。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手臂复健器材测量用户施力有时间延迟、精准度较低且硬件校准不易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手臂肌力训练复健器材,可避免时间延迟且提高测量精准度,并可提升硬件校准的便利性。
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令该手臂肌力训练复健器材包含有:
一本体,其包含有一外壳及一可变式阻力装置,该可变式阻力装置设置于外壳内;
一手把,其包含有一悬臂及一握把支架,悬臂枢设于可变式阻力装置上;
一角度计,设于可变式阻力装置上,以检测手把相对可变式阻力装置枢转角度,并输出一角度信号;
一力传感装置,其设置于手把的握把支架上,并输出一力感测信号;
一主控单元,其与可变式阻力装置、角度计及力传感装置电连接,以接收角度信号及力感测信号,并依据角度信号及力感测信号控制可变式阻力装置的阻力大小。
由于本发明手臂肌力训练复健器材的力传感装置是设置在手把的握把支架上,直接检测使用者手部施力,避免量测时间延迟的问题,且直接测量使用者手部施力大小可提升精准度,而产品出厂校准时,可直接在手把调整力传感装置,不需拆装整机,校准工作较为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北科技大学,未经台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9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