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和用于控制通过电子设备显示的对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4286.7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3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金玲里;郑崇晓;权五允;尹徐暎;洪有珍;禹周景;李恩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13/344 | 分类号: | H04N13/344;H04N13/117;H04N13/398;G06F3/0487;G06F3/01;G06F3/0482;G06F3/0483;G06F3/0481;G06F3/0346;G06F3/048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晓兵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穿戴 设备 用于 控制 通过 显示 对象 方法 | ||
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以及用于控制通过该电子设备显示的对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感测电子设备的移动;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上输出立体图像;与感测到的移动相对应地在立体图像中将第一对象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以及将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中的一个移动到另一对象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电子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可穿戴电子设备和用于控制通过这种电子设备显示的对象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经引入了许多可穿戴在人体上的电子设备。这样的电子设备通常被称为可穿戴设备,并且以各种类型提供,例如头戴式装置、眼镜、手表、手环、隐形眼镜、戒指、鞋子、衣服或穿戴在人体或衣服上的其他方式,导致便携性和可访问性增加。
头戴式可穿戴设备(例如,头戴式显示器(HMD))正在迅速发展。HMD可以以提供增强现实(AR)的透视类型以及以提供虚拟现实(VR)的观看闭合(see-closed)类型来提供图像。
透视类型可以使用半透射镜片的特性来将虚拟对象或目标与真实基准合成或组合,以增强否则可能难以获得的附加信息。观看闭合类型将两个显示器置于用户眼前,并允许用户通过独立画面单独观看通过外部输入提供的诸如游戏、电影、流媒体或广播之类的内容,以便用户可以仅关注该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进行的研究是如下方法:允许诸如智能电话之类的配备有单独显示器的电子设备被安装在可穿戴设备上作为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将电子设备安装在可穿戴设备上以供使用时,可以考虑与用户输入有关的数据(例如,运动加速度),以控制通过电子设备的显示器输出的对象。然而,对于这一点,现有技术在考虑这些数据的可穿戴设备技术的发展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本领域需要改进对通过电子设备显示器输出的对象的控制。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公开的各个方面是为了至少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且至少提供以下描述的优点。
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配备有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当该电子设备被安装在可穿戴设备上时,可以识别感测到的用户输入,在所显示的对象之中识别与用户输入相关的对象,确定该对象是用户想要选择的对象,并输出该对象。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器;传感器,感测电子设备的移动;以及处理器,进行控制以在显示器上显示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与由传感器感测到的移动相对应地在与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相对应的立体图像中将第一对象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以及将第一对象移动到第二对象的位置,或者将第二对象移动到第一对象的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控制通过电子设备显示的对象的方法,包括:感测电子设备的移动;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上输出立体图像;与感测到的移动相对应地在立体图像中将第一对象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以及将第一对象移动到第二对象的位置,或者将第二对象移动到第一对象的位置。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和用于控制通过电子设备显示的对象的方法,可以与电子设备的感测到的移动相对应地控制多个对象的移动,并且可以将第一对象和与第一对象相关的第二对象中的一个对象移动到另一对象的位置,使得用最小的用户移动来控制对象的移动。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好理解,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配置;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控制通过电子设备显示的对象的方法;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电子设备根据至少一个参考来确定多个对象中的至少一个对象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42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