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及带端子的电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59311.2 | 申请日: | 2016-10-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0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 发明(设计)人: | 竹内竣哉;大森康雄;松井元;中田丈博;山野能章;中村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R4/70 | 分类号: | H01R4/70;H01R4/62;H01R4/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余文娟 |
| 地址: | 日本国三重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筒部 端子收纳室 端子零件 基板部 连接器 端子主体部 收纳 包覆电线 模制部 前端部 包围 液密状地 紧固片 两侧缘 成对 壳体 压接 电线 延伸 覆盖 | ||
将筒部由模制部包围的形态的端子零件稳定地收纳于端子收纳室。连接器(A)具备:筒部(23),其形成于端子零件(15),相对于包覆电线(11)的前端部以包围的方式压接;基板部(24),其构成筒部(23),与端子主体部(16)的基底部(22)连接;紧固片(27),其构成筒部(23),从基板部(24)的宽度方向两侧缘成对地延伸;模制部(30),其将筒部(23)遍及全周地包围,从而将包覆电线(11)的前端部液密状地覆盖;以及壳体(35),其形成有端子收纳室(36),端子收纳室(36)收纳端子零件(15)整体。基板部(24)是相对于端子主体部(16)的基底部(22)提高的形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及带端子的电线。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技术:在将铝制的芯线用绝缘包覆层包围的包覆电线的前端部通过压接而连接铜制的端子零件的筒部,通过将芯线和筒部的压接部分用合成树脂制的模制部液密状地包围从而防腐蚀。筒部是使成对的紧固片从基板部的宽度方向两侧缘延伸的形态,基板部的前端部与端子主体部的基底部的后端部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038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模制部将筒部遍及全周地覆盖。因此,在端子主体部的基底部与模制部的下表面之间产生高低差,当将端子零件插入到端子收纳室内时,有可能端子零件的姿势变得不稳定。
本发明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将筒部由模制部包围的形态的端子零件稳定地收纳于端子收纳室。
第1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
包覆电线,其具有芯线和将所述芯线包围的绝缘包覆层,所述芯线在该包覆电线的前端部露出;
端子零件,其具有端子主体部;
筒部,其形成于所述端子零件的后端部,相对于所述包覆电线的前端部以包围的方式压接;
基板部,其构成所述筒部,与所述端子主体部的基底部连接;
紧固片,其构成所述筒部,从所述基板部的宽度方向两侧缘成对地延伸;
模制部,其将所述筒部遍及全周地包围,从而将所述包覆电线的前端部液密状地覆盖;以及
壳体,其形成有端子收纳室,该端子收纳室收纳所述端子零件整体,
所述基板部是相对于所述基底部提高的形态,
在所述筒部形成有连通部,该连通部是在比所述包覆电线的前端靠前方的区域将成对的所述紧固片的延伸端部彼此的间隔扩大的形态,且所述连通部使所述筒部内的压接空间在所述筒部的外周面开口。
第2发明的带端子的电线的特征在于,具备:
包覆电线,其具有芯线和将所述芯线包围的绝缘包覆层,所述芯线在该包覆电线的前端部露出;
端子零件,其具有端子主体部;
筒部,其形成于所述端子零件的后端部,相对于所述包覆电线的前端部以包围的方式压接;
基板部,其构成所述筒部,与所述端子主体部的基底部连接;
紧固片,其构成所述筒部,从所述基板部的宽度方向两侧缘成对地延伸;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93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端子的电线
- 下一篇:具有屏蔽套筒的电缆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