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理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4900.1 | 申请日: | 2016-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9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三木崇裕;星加浩昭;余语孝之;细川丈夫;斋藤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F1/684 | 分类号: | G01F1/684;G01F1/6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理量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为了谋求物理量检测装置中的流量检测部的测量稳定性的提高,将配置流量检测部的副通道分离为第1通道至第3通道,在配置流量检测部的第2通道的上游部设置第3通道,由此提高测量稳定性。本发明的物理量检测装置(300)的特征在于,具有:电路基板(400),其设置有至少一个检测部(602)和电路部,所述检测部(602)对通过主通道(124)的被测量气体(30)的物理量进行检测,所述电路部对由检测部(602)检测到的物理量进行运算处理;壳体(302),其收纳电路基板(400);盖子(304),其固定在壳体上;以及副通道(305),它是通过壳体与盖子的配合而形成,配置检测部(602)的副通道(305)构成有第1通道(701)至第3通道(703)的分岔通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的吸入空气的物理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揭示有一种对导入至内燃机的空气流量进行测定的装置的结构,空气流量测定装置具有使主通道的气流迂回的副通道,在副通道入口部设置有使空气流动变向的引导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51673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空气流量检测装置等使主通道的空气迂回且在副通道内部配置流量检测元件来进行测量的情况下,需要考虑了在主通道中流动的空气中包含的的水滴或异物的影响的设计。在水滴附着在流量检测元件表面的情况下,会发生瞬间的输出变动而导致测量误差。在专利文献1中,在副通道入口设置有空气的引导面,以避免水滴或异物侵入至朝流量检测元件分岔的测定通道。但是,在主通道的气流为低流速至中流速的情况下,由于空气的惯性较弱,因此,水滴等会附着于壁面而经由测定通道的分岔部到达流量检测元件。尤其是在专利文献1中,附着在测定通道的内周面和外周面的水滴会形成液膜,从而担忧因流速变化而到达至流量检测元件。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理量检测装置,其在具有曲率的副通道内具有流量检测元件,该物理量检测装置能将沿副通道的内周或外周面移动的水滴排出至主通道,从而减少水滴附着时的流量检测元件的输出变动。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物理量检测装置具有:元件,其对通过主通道的被测量气体的空气流量进行检测;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副通道槽,所述副通道槽供该元件配置,且使被测量气体迂回;以及盖子,该物理量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副通道是以壳体的槽及盖子相配合的形式形成,所述副通道具有从入口呈直线状延伸的第1通道,且形成有从所述第1通道分岔的第2通道和从所述第2通道分岔的第3通道。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进入至副通道的水滴经由第1通道及第2通道的分岔部而引导至第3通道,从第3通道将水滴排出至主通道,由此能够尽可能抑制到达至流量检测元件的水滴而降低流量检测的测量误差。再者,上述以外的问题、构成及效果将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来加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在内燃机控制系统中使用本发明的物理量检测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系统图。
图2-1为物理量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2-2为物理量检测装置的后视图。
图2-3为物理量检测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2-4为物理量检测装置的右侧视图。
图2-5为物理量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2-6为物理量检测装置的仰视图。
图3-1为表示从物理量检测装置上取下正面盖子之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49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