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绝缘电线、绝缘电线的制造方法、线圈、旋转电机和电气/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4886.5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8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藤森健二;大矢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赛克斯古河电磁线日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13/00;H01F5/06;H01F27/28;H02K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庞东成;王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电线 制造 方法 线圈 旋转 电机 电气 电子设备 | ||
1.一种绝缘电线,其为在导体的外周具有包含热固化性树脂层的、至少一层的电线覆膜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固化性树脂层是将热固化性树脂清漆涂布并烘烤而形成的层积结构的热固化树脂层,在该层积结构中,与导体接触的最内侧的层是包含具有酰亚胺键的热固化性树脂且平均厚度超过5μm且为9μm以下的层,
即使使用相同的热固化性树脂清漆,也将一次涂布、烘烤所形成的层算作一层,
与导体接触的最内侧的层以外的热固化树脂层的厚度比与导体接触的最内侧的层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热固化性树脂层整体的厚度,所述与导体接触的最内侧的层的平均厚度的比例为5%~1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是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所述导体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的扁平导体,关于构成该导体的截面形状的矩形的四个边上的所述与导体接触的最内侧的层的厚度,除了该导体的角部外的至少一个边的两端部上的厚度比该边的中央部上的厚度更厚。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是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所述导体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的扁平导体,构成该导体的截面形状的矩形的四个角中的至少一个角部上的所述与导体接触的最内侧的层的厚度比边部上的平均厚度更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固化性树脂层的层积结构中,在所述与导体接触的最内侧的层的外周具有厚度为5μm以下的层至少层积两层而成的层。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化性树脂层的整体的厚度为30μm~130μm。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固化性树脂层上具有至少一层厚度为30μm~130μm的热塑性树脂层。
8.一种绝缘电线的制造方法,其为在导体的外周具有包含热固化性树脂层的、至少一层的电线覆膜的绝缘电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重复两次以上在所述导体的外周涂布相同或不同的热固化性树脂清漆并烘烤的操作的涂布和烘烤工序中,在涂布该热固化性树脂清漆并烘烤的最初的操作中,使用具有酰亚胺键的热固化性树脂清漆形成平均厚度超过5μm且为9μm以下的层后,进行涂布与该热固化性树脂相同或不同的热固化性树脂的清漆并烘烤的操作,形成两层以上的层积结构的热固化性树脂层,
即使使用相同的热固化性树脂清漆,也将一次涂布、烘烤所形成的层算作一层,
与导体接触的最内侧的层以外的热固化树脂层的厚度比与导体接触的最内侧的层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绝缘电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层积结构的热固化性树脂层上进一步将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组合物挤出成型,形成热塑性树脂层。
10.一种线圈,其由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电线、或者利用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绝缘电线中的一种绝缘电线构成。
11.一种旋转电机,其使用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圈而成。
12.一种电气或电子设备,其使用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赛克斯古河电磁线日本有限公司,未经埃赛克斯古河电磁线日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488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