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接合两个经纤维增强的塑料组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2660.1 | 申请日: | 2016-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5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S.伯恩特;U.米歇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莎欧洲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B29C65/48;B29B11/16;B29C65/00;C09J7/24;C09J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宋莉;金拟粲 |
地址: | 德国诺***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接合 两个 纤维 增强 塑料 组件 方法 | ||
1.用于接合两个经纤维增强的塑料组件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引入由浸渍有树脂/固化剂混合物的纤维垫构成的无纬稀松布制造第一经纤维增强的塑料组件,所述树脂/固化剂混合物进而随后固化,其中在用树脂/固化剂混合物浸渍纤维垫之前,用胶带掩蔽第一经纤维增强的塑料组件的表面的一部分,这部分之后作为接合面将粘合至第二经纤维增强的塑料组件,
·根据以上提及的步骤制造第二经纤维增强的塑料组件,其中同样在用树脂/固化剂混合物浸渍纤维垫之前,用胶带掩蔽第二经纤维增强的塑料组件的表面的一部分,这部分之后作为接合面将粘合至第一经纤维增强的塑料组件,
·从两个完成的经纤维增强的塑料组件除去胶带,
·使两个接合面接触,
·在两个接合面之间引入树脂/固化剂混合物,
·使树脂/固化剂混合物固化,
其中所述胶带具有载体膜,该载体膜在一侧上具有施加的胶粘剂组合物,并且其中
所述载体膜由氟聚合物、聚乙烯聚合物、未取向的聚丙烯或金属组成,并且
所述胶粘剂组合物为丙烯酸酯或硅酮胶粘剂组合物,
其中所述胶带直接粘结在待掩蔽的表面的一部分中的纤维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粘剂组合物为自胶粘剂组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体膜包括达到90重量%的程度的一种或至少两种氟聚合物,基于载体膜的总组成,或者形成载体膜的聚合物在100重量%的程度上由一种或至少两种氟聚合物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体膜包括达到95重量%的程度的一种或至少两种氟聚合物,基于载体膜的总组成。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于载体膜的氟聚合物为PTFE(聚四氟乙烯)、PFA(全氟烷氧基聚合物)或FEP(聚(四氟乙烯-共聚-六氟丙烯))、或者两种或更多种所述氟聚合物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聚乙烯用于载体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乙烯为HDPE、LDPE和/或LLDPE。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载体膜包括未取向的聚丙烯或者由未取向的聚丙烯组成。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载体膜由单个膜层组成。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载体膜的厚度在30和200μm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载体膜的厚度在40和100μm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载体膜的厚度在40和60μm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施加在载体膜上的胶粘剂组合物为基于丙烯酸酯的或基于硅酮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莎欧洲股份公司,未经德莎欧洲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26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虚拟环境中的触觉交互
- 下一篇:用于紧急情况下移动装置的位置确定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