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机器部件的方法、用于制造机器部件的设备、用于加工旋转对称面的方法和记录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1732.0 | 申请日: | 201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9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金田泰幸;田中邦茂;奥村宗一郎;冈本顺;竹下太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住友电工工具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B1/00 | 分类号: | B23B1/00;B23B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李铭;陈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机器 部件 方法 设备 加工 旋转 对称 记录 介质 程序 | ||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制造具有旋转对称面的机器部件的方法,并且设置有如下步骤:通过在使得直线形或曲线形的切削刃与旋转对称面的切削点接触的同时进给该切削刃来加工旋转对称面。所述加工步骤包括用于确定切削刃的轨道的步骤和用于沿着轨道进给切削刃的步骤。所述确定步骤根据如下条件来确定轨道:(1)切削刃的第一端部定位于旋转对称面的切削开始位置;(2)切削刃被划分而成的N个区域依次与旋转对称面接触,其中N为不小于2的整数;(3)在旋转对称面的包括作为旋转轴线的Z轴和切削点的截面中,与N个区域在相应切削点处的切线的倾角相对应的第一倾角等于与穿过切削点并跟旋转对称面相接触的切线的目标倾角相对应的第二倾角;以及(4)切削刃的第二端部定位于旋转对称面的切削结束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机器部件的方法、用于制造机器部件的设备、用于加工旋转对称面的方法、其上记录有用于制造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本申请要求2015年9月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5-177512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国际公布No.2001/043902(PTD1)公开了一种利用直线形切削刃加工工件的方法。切削刃设置为相对于进给方向倾斜并且在横向于工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进给。通过该加工方法,可以将工件的表面加工得平滑并且可以实现高效加工。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D1:国际公布No.2001/043902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一种用于制造机器部件的方法是用于制造具有旋转对称面的机器部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在直线形或曲线形切削刃与旋转对称面的切削点接触的同时进给所述切削刃来加工所述旋转对称面。加工所述旋转对称面包括:通过使用三维正交坐标系来确定所述切削刃的轨道,在所述三维正交坐标系中,旋转的轴线被定义为Z轴,所述旋转对称面的径向上的轴被定义为X轴,与所述Z轴和所述X轴均正交的轴被定义为Y轴,并且沿所述轨道进给所述切削刃。确定轨道按照如下条件来确定所述轨道:(1)所述切削刃的第一端部定位于所述旋转对称面的切削开始位置,(2)通过所述切削刃的划分而定义的N个(N为不小于2的整数)区域相继与所述旋转对称面接触,(3)在所述旋转对称面的包括所述Z轴和所述切削点的切割面中,与所述N个区域中的每一个的切削点处的切线的倾角相对应的第一倾角等于与穿过所述切削点并跟所述旋转对称面相接触的切线的目标倾角相对应的第二倾角,以及(4)所述切削刃的第二端部定位于所述旋转对称面的切削结束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透视图。
图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造设备的构造的框图。
图3是示出按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切削和加工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曲线图。
图4是在根据该实施例的加工方法中使用的切削刃的示意图。
图5是利用根据该实施例的加工方法加工的旋转对称面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6是用于示出切削刃的坐标的示图。
图7是用于示出利用切削刃加工的旋转对称面的示图。
图8是示出边与旋转对称面接触边移动的切削刃的示图。
图9是模型示图,其中在XZ平面上表示在旋转对称面与切削刃相互接触的位置附近的旋转对称面和切削刃。
图10是模型示图,其中在XY平面上表示在旋转对称面与切削刃相互接触的位置附近的旋转对称面和切削刃。
图11是用于示出切削点的X轴坐标和Y轴坐标的示图。
图12是用于示出投影于X'Z平面上的切削刃的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住友电工工具网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住友电工工具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17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