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9197.5 | 申请日: | 2016-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1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堀久司;濑尾伸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20/12 | 分类号: | B23K20/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合 方法 | ||
以提供能容易去除毛刺的接合方法为技术问题。使用包括搅拌销(F2)的旋转工具(F)将第一金属构件(1)与第二金属构件(2)接合的接合方法的特征是,包括:使第一金属构件(1)的正面(1a)与第二金属构件(2)的背面(2b)重合而形成重合部(J1)的重合工序;将旋转的接合用旋转工具(F)从第二金属构件(2)的正面(2a)插入,在使仅搅拌销(F2)与第二金属构件(2)接触的状态下,或在使仅搅拌销(F2)与第一金属构件(1)及第二金属构件(2)两方接触的状态下,使接合用旋转工具(F)沿着重合部(J1)相对移动以进行摩擦搅拌接合的摩擦搅拌工序;以及以在摩擦搅拌工序中形成的塑性化区域(W)为边界将第二金属构件(2)中形成有毛刺(V)的剩余部分(10)整体去除的去除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摩擦搅拌将金属构件彼此接合的接合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接合方法,在使第一金属构件与第二金属构件重合而形成重合部之后,将旋转工具从第二金属构件的正面插入,以对重合部进行摩擦搅拌接合。在上述摩擦搅拌接合中,在使仅搅拌销与第二金属构件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摩擦搅拌。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944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若是现有的接合方法,则由于无法利用旋转工具的轴肩部对塑性流动化的金属进行按压,因此,塑性流动化的金属会溢出到第二金属构件的外部而变得容易产生毛刺。藉此,存在使用切削装置等将毛刺从第二金属构件去除的毛刺去除工序会变得繁杂这样的问题。
因而,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容易地去除毛刺的接合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接合方法使用包括搅拌销的旋转工具将第一金属构件与第二金属构件接合,其特征是,包括:重合工序,在上述重合工序中,使上述第一金属构件的正面与上述第二金属构件的背面重合而形成重合部;摩擦搅拌工序,在上述摩擦搅拌工序中,将旋转的上述旋转工具从上述第二金属构件的正面插入,在使仅上述搅拌销与上述第二金属构件接触的状态下,或是在使仅上述搅拌销与上述第一金属构件及上述第二金属构件两方接触的状态下,使上述旋转工具沿着上述重合部相对移动,以进行摩擦搅拌接合;以及去除工序,在上述去除工序中,以在上述摩擦搅拌工序中形成的塑性化区域为边界,将上述第二金属构件中形成有毛刺的剩余部分整体去除,在上述摩擦搅拌工序中,将上述旋转工具的旋转方向和行进方向设定成使在摩擦搅拌接合中产生的毛刺形成于上述剩余部分。
根据上述接合方法,第一金属构件与第二金属构件被接合,并且将第二金属构件中形成有毛刺的剩余部分整体去除,藉此,能容易地去除毛刺。
此外,优选的是,在上述去除工序中,以形成于上述塑性化区域的凹槽为边界,将上述剩余部分去除。
根据接合方法,能将剩余部分规整地去除。
此外,优选的是,在上述摩擦搅拌工序中,将上述旋转工具的转速和移送速度设定成使在摩擦搅拌接合中产生的毛刺形成于上述剩余部分。
此外,优选的是,在上述摩擦搅拌工序中,将上述旋转工具的转速、移送速度以及插入深度设定成使上述剩余部分在上述摩擦搅拌工序结束的同时从上述第二金属构件被去除。
根据上述接合方法,能进一步缩短接合周期。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接合方法,能容易地去除毛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中使用的接合用旋转工具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91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