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对开启/关闭公路车辆进行低速定位和定速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8372.0 | 申请日: | 2016-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5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唐纳德·罗泽西;乔恩·斯特比;肯尼思·洛克尔;马修·斯塔克斯;纳森·H·科克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10/10 | 分类号: | B60W10/10;B60K6/24;B60K6/38;B60W10/02;B60W10/06;B60W3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爱尔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开启 关闭 公路 车辆 进行 低速 定位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操作手自一体变速器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手自一体变速器系统具有燃料控制发动机、多速度变速齿轮变速器和驱动地插置在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输入轴之间的离合器。该控制方法确定节流阀踏板的节流阀变化速率。基于节流阀变化速率大于阈值以第一离合器接合速率接合离合器。基于节流阀变化速率小于阈值在与节流阀接合百分比的量成比例的混和踏板模式中以第二离合器接合速率接合离合器。第一离合器接合速率与第二离合器接合速率不同。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279,984和于2015年5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161,345的优先权。两个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参引结合。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致涉及用于控制车辆的低速定位和定速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本领域已知用于车辆用途的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系统。众所周知,AMT包括离合器和许多齿轮。AMT自动地执行换挡。AMT可以设置在大型工程车辆上。在一些例子中,可能所期望的是这种车辆的操作人员使车辆增量地运动小的距离。有时难以准确地预测离合器和发动机将如何对最小的节流阀请求作出反应。这种不可预测性对于重型工程车辆是特别普遍并且是所不期望的。
本文中提供的背景技术说明目的在于大致提供公开内容的背景。当前指定发明人的达到在该背景技术部分说明的程度的工作以及未必在提交时间时具有作为现有技术的资格的说明书的各个方面,既不明确地亦非隐含地容许作为反对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用于操作手自一体变速器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手自一体变速器系统具有燃料控制发动机、多速度变速齿轮变速器和驱动地插置在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输入轴之间的离合器。该控制方法确定节流阀踏板的节流阀变化速率。基于节流阀变化速率大于阈值以第一离合器接合速率接合离合器。基于速率小于阈值在与节流阀接合百分比的量成比例的混和踏板模式中以第二离合器接合速率接合离合器。第一离合器接合速率与第二离合器接合速率不同。
根据另外的特征,以第一离合器接合速率接合离合器包括在正常离合器模式中接合离合器,其中,离合器前进至完全锁定状态。在混和踏板模式中以第二离合器接合速率接合离合器包括在部分滑动的情况下操作离合器。以第二离合器接合速率接合离合器还包括将发动机转速控制为怠速。
根据其他特征,控制判定是否经历越过离合器的滑动,并且基于发生越过离合器的滑动的判定,继续以第二离合器接合速率接合离合器。控制还基于未发生越过离合器的滑动的判定,判定节流阀踏板是否接合。基于未发生越过离合器的滑动的判定以及节流阀踏板接合的判定,控制退出混和踏板模式。在退出混和踏板模式之后以第一离合器接合速率接合离合器。基于节流阀踏板未接合的判定,继续在混和踏板模式中以第二离合器接合速率操作离合器。在混和踏板模式中以第二离合器接合速率接合离合器包括与节流阀踏板位置成比例地接合离合器。
提供一种根据本公开的另外的特征的用于操作手自一体变速器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手自一体变速器系统具有燃料控制发动机、多速度变速齿轮变速器和驱动地插置在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输入轴之间的离合器。确定节流阀踏板的节流阀变化速率。基于节流阀变化速率大于阈值以锁定状态操作离合器。基于速率小于阈值以部分滑动状态和与节流阀接合百分比的量成比例的混和踏板模式操作该离合器。
根据其他特征,以锁定状态操作离合器包括以第一离合器接合速率接合离合器。在滑动状态中操作离合器包括在混和踏板模式中以第二离合器接合速率接合离合器。以第二离合器接合速率接合离合器还包括将发动机转速控制为怠速。控制还判定是否经历越过离合器的滑动,以及基于发生越过离合器的滑动的判定,继续以第二离合器接合速率接合离合器。控制基于未发生越过离合器的滑动的判定,判定节流阀踏板是否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83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