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固体接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8114.2 | 申请日: | 2016-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2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M·T·普雷兹;F·A·桑多瓦尔;D·F·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24 | 分类号: | B01J8/24;B01J8/00;B01J8/44;B01J19/30;B01J1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坤瑞律师事务所 11494 | 代理人: | 封新琴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固体 接触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固体接触装置,包括:容器;一个或多个栅格结构,包括两个或多于两个层级,其中每个层级包括多个栅格组合件区段;底座,由结构部件形成,所述底座用以支撑所述多层级结构;以及三个或多于三个支座,附接到所述容器的内表面且间隔开以支撑所述底座;且其中所述底座由所述支座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固体接触装置。
背景技术
在操作低表观速度的流化床系统中,例如气泡的气体空隙易于形成,从而减少气体与固相之间的接触。在某些情形下,使用例如百叶板、地下格栅、结构填料或其类似物等内部构件来使气泡破裂和/或防止气泡的形成,以便降低或消除不充分固/气相接触的负面影响。
在典型的丙烷脱氢过程中,在催化剂调节区、燃烧器、反应器汽提器和反应器自身中均需要内部构件。地下格栅是极佳的选择,这是因为其使大气泡破裂成小气泡,同时不限制床中的径向运动。
在通过阻挡容器敞开区域中的一些的给定内部构件的气体的给定速度和通量下,床将溢流,这将不允许固体反混到下层且将使得过量携出物到达内部结构的顶层。因此,敞开区域和相关联气体速度必须严格控制在0.1ft/s到10ft/s限制内。基于固体通量和容量气体流动速率,最小敞开区域可计算为避免溢流。另外,例如地下格栅等内部构件的间隔必须设定为避免气体在结构的一侧向上流式传输。最后,归因于由高温引起的较大力和金属移动,必须使用独特的机械设计来解决此移动,而不在容器或内部构件上产生过量应力。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固体接触装置,包括:容器;栅格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栅格层级,其中每个层级包括多个栅格组合件区段;底座,由结构部件形成,所述底座用以支撑栅格结构;以及三个或多于三个支座,附接到容器的内表面且间隔开以支撑底座;且其中底座由支座支撑。
附图说明
出于说明本发明的目的,在图式中示出示例性形式;然而,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示出的精确布置和工具。
图1是流体固体接触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2是流体固体接触装置的栅格组合件区段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
图3是流体固体接触装置的双层级栅格结构和底座的透视示意图;
图4是由结构部件形成用以支撑栅格结构的底座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且
图5是说明用于本发明装置中的支座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81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目标表面
- 下一篇:颗粒传感器和颗粒感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