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优化机动车低温压力罐重新填充的可达填充度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33469.2 | 申请日: | 2016-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0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 发明(设计)人: | G·莫夫西赛安;H-U·斯塔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马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C9/02 | 分类号: | F17C9/02;F17C13/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程猛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优化 机动车 中的 低温 压力 重新 填充 达到 方法 装置 以及 具有 这种 | ||
1.用于优化机动车用的低温压力罐(2)在重新填充时能达到的填充度的方法,其中,用于加热压力罐(2)中的气体的加热装置(3)具有至少两种模式、即正常运行模式和连续运行模式,在正常运行模式下,加热装置(3)加热压力罐(2)中的气体,使得达到压力罐(2)中的气体预定压力,而在连续运行模式下,加热装置(3)持续加热压力罐(2)中的气体,使得压力罐(2)中的气体压力提高超过预定压力,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检测压力罐(2)中的气体密度;
将检测到的压力罐(2)中的气体密度与预定密度值进行比较;并且
如果在比较时确定检测到的密度低于预定的密度值,则根据机动车的至少一个路线信息和/或机动车的目标续驶里程使加热装置(3)在正常运行模式下运行或使加热装置(3)从正常运行模式切换到连续运行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加热装置(3)在正常运行模式下运行还是使加热装置(3)从正常运行模式切换到连续运行模式的决定附加地取决于所选的加燃料管理模式,所述加燃料管理模式能从多个不同的加燃料管理模式中选出,所述不同的加燃料管理模式不同地权衡多个目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还根据当前气体消耗、检测到的压力罐(2)中的气体密度、机动车的所述至少一个路线信息和/或机动车的目标续驶里程和/或所选的加燃料管理模式,从能借助压力罐(2)中的现有气体驶达的加燃料站中选择一个加燃料站用于重新填充压力罐(2)并且向驾驶员通知所选的加燃料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借助导航系统(4)显示前往所选的加燃料站的路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压力罐(2)中的气体温度并且根据压力罐(2)中的气体密度计算用气体对罐重新填充的最大可能重新填充量和/或在用气体完全重新填充罐后机动车的最大可能行驶距离,并且附加地根据该计算的结果决定:是使加热装置(3)在正常运行模式下运行还是使加热装置(3)从正常运行模式切换到连续运行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在比较时确定检测到的密度低于预定密度值时,如果肯定地确定在不将加热装置(3)切换到连续运行模式的情况下能借助压力罐(2)中的现有气体在前往目的地的特定路径上驶达加燃料站,则使加热装置(3)在正常运行模式下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识别到机动车未驶向所选加燃料站,则重新决定:是使加热装置(3)在正常运行模式下运行还是使加热装置(3)从正常运行模式切换到连续运行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识别到机动车未驶向所选加燃料站,则重新根据当前气体消耗、检测到的压力罐(2)中的气体密度、机动车的所述至少一个路线信息和/或机动车的目标续驶里程和/或加燃料管理模式,从能借助压力罐(2)中的现有气体驶达的加燃料站中选择一个加燃料站用于重新填充压力罐(2)并且向驾驶员通知所选的加燃料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在比较时确定检测到的密度低于预定的密度值,则根据机动车前往目的地的特定路径和位于前往目的地特定路径上的用于以气体重新填充压力罐(2)的加燃料站使加热装置(3)在正常运行模式下运行或使加热装置(3)从正常运行模式切换到连续运行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标为机动车前往目的地的短的旅行时间、直至到达目的地所需的用于重新填充压力罐(2)的少的加气次数、在重新填充压力罐(2)后借助压力罐(2)中的气体的机动车最高续驶里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马股份公司,未经宝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34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防止烟叶打滑的运输带
- 下一篇:一种汽车顶棚内饰生产中的送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