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窗玻璃或玻璃天窗区域的遮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2130.0 | 申请日: | 2016-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0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R.绍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20 | 分类号: | B60J1/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万欣;李雪莹 |
地址: | 德国奥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内部空间 窗玻璃 玻璃 天窗 区域 遮蔽 装置 | ||
1.一种带有柔性遮蔽结构(B)的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窗玻璃或玻璃天窗区域的遮蔽装置(1),该遮蔽结构被可移动地支承在被紧凑地存放在容纳区域(3)中的静止位置与沿着所述窗玻璃或所述玻璃天窗区域被撑开的遮蔽位置之间,且该遮蔽结构在其在撑开方向上前面的端部区域处设有形状稳定的拉出型材(7;7a至7h),其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在所述遮蔽结构(B)的整个宽度上延伸,且其在所述遮蔽结构的静止位置中被定位在所述容纳区域(8)的贯通井状件(4)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贯通井状件(4)的相对而置的纵壁部(L)处布置有弹性屈服的缓冲元件(8a,8b),其从侧面包围且相对所述纵壁部(L)间隔开地支撑在所述遮蔽结构(B)的静止位置中的所述拉出型材(7;7a至7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元件设计成弹性体搭板(8a,8b),其被保持在所述贯通井状件(4)的纵壁部(L)处且朝向所述贯通井状件的中间自由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纵壁部(L)处设置有多个弹性体搭板(8a,8b),其在所述贯通井状件(4)的纵向上彼此间隔开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搭板(8a,8b)在所述相对而置的纵壁部(L)处相应地彼此成对地完全相反地相对而置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搭板在所述相对而置的纵壁部处交替地在纵向上彼此偏移地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纵壁部(L)处相应地设置有单个弹性体搭板(8a,8b),其相应地至少在所述贯通井状件(4)的长度的大部分上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弹性体搭板(8a,8b)具有卷边型材(10a,10b),其被保持在所述贯通井状件(4)的相应的纵壁部(L)的卷边槽(11a,11b)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壁部(L)是箱盒壳体的部分,其是用于所述遮蔽结构的容纳区域(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弹性体搭板(8a,8b)具有至少一个单件式地联接到所述卷边型材(10a,10b)处的翼区段(9a,9b),其自由地由所述纵壁部(L)朝向所述贯通井状件(4)的中间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弹性体搭板具有多个彼此分隔的翼区段,其相应地相对所述弹性体搭板的卷边型材单件式地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翼区段(9a,9b)借助于材料统一的刚体链节(12a,12b)单件式地布置在所述卷边型材(10a,10b)处,且每个翼区段(9a,9b)由所述刚体链节(12a,12b)出来逆着所述拉出型材(7)的拉出方向伸出到所述贯通井状件(4)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翼区段(9a,9b)在未负荷的起始状态中倾斜于所述纵壁部(L)伸出。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卷边槽(11a,11b)通常在所述纵壁部(L)的整个长度上延伸且朝向所述纵壁部的至少一个端侧敞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未经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21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胎压监测传感器
- 下一篇:通过电池组系统中的供能线路的数据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