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除湿及加湿功能的空气调节器和利用其的除湿制冷及加湿制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0717.8 | 申请日: | 201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7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权吾卿;车东安;裵京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1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姜虎;陈英俊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除湿 加湿 功能 空气 调节器 利用 制冷 制热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在没有中断的情况下,可持续进行除湿或加湿的具有除湿及加湿功能的空气调节器和利用其的除湿制冷剂及加湿制热方法。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除湿及加湿功能的空气调节器包括用于执行除湿或加湿的第一模块和与第一模块交替执行除湿或加湿的第二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除湿及加湿功能的空气调节器和利用其的除湿制冷及加湿制热方法,更详细地,在没有中断的情况下,可持续进行除湿或加湿的具有除湿及加湿功能的空气调节器和利用其的除湿制冷及加湿制热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商业用建筑物通过空气调节器(AHU)执行制冷制热。而且,为了进行除湿及加湿,需要额外设置当进行制冷时的除湿装置及当进行制热时的加湿装置。
在如上所述的制冷制热装置中,当进行制冷时,因从外部进入的潮湿的空气,潜热负荷会变大,从而存在系统性能降低的问题。
而且,现有技术使用除湿转子,由此,单独进行空气中水分的吸附和脱附,在使水分的吸附达到饱和状态之后使水分脱附,并再次准备吸附的过程中,存在除湿会被终端的问题。
在韩国专利第10-1525849号(发明名称:压缩机及利用其的空气调节器)中公开了空气调节器,上述空气调节器包括:压缩机,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室外热交换器,用于执行室外空气和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室内热交换器,用于执行室内空气和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以及膨胀阀,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减压,制冷剂使用氢氟烃。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不使用额外的除湿装置和加湿装置,而是使用涂敷水分吸附剂的热交换器来减少消耗电力,且本发明呈简单结构,从而增加空间使用的具有除湿及加湿功能的空气调节器和利用其的除湿制冷及加湿制热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同时实现空气中水分的吸附和脱附,由此,在没有中断的情况下执行除湿及加湿的具有除湿及加湿功能的空气调节器和利用其的除湿制冷及加湿制热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当进行制冷时,被除湿的空气向冷水盘管流入,由此减少潜热负荷,且不发生冷凝水,从而无需额外的配管,因此防止性能降低且节减费用的具有除湿及加湿功能的空气调节器和利用其的除湿制冷及加湿制热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不局限于以上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从以下的记载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提供具有除湿及加湿功能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块,用于执行除湿或加湿;以及第二模块,与第一模块交替执行除湿或加湿,在上述第一模块或上述第二模块中的一个对所通过的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附的期间,上述第一模块或上述第二模块中的另一个对所吸附的水分执行脱附。上述结构的空气调节器具有如下效果,不使用额外的除湿装置和加湿装置,而是使用涂敷水分吸附剂的热交换器,从而减少消耗电力,且因呈简单结构,从而增加空间使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不使用额外的除湿装置和加湿装置,而是使用涂敷水分吸附剂的热交换器,从而减少消耗电力,且因呈简单结构,从而可增加空间使用。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同时进行空气中的水分的吸附和脱附,从而,在没有中断的情况下执行除湿及加湿的效果。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当进行制冷时,被除湿的空气向冷水盘管流入,由此减少潜热负荷,且不发生冷凝水,从而无需额外的配管,因此防止性能降低且节减费用。
本发明的效果并不局限于上述效果,而是包括可从本发明的详细说明或发明要求保护范围中所记载的发明的结构推论的所有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未经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07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