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输送燃料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2649.0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2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J·L·阿里亚斯阿里亚斯;J·巴拉斯;M·普塔切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42 | 分类号: | F02M37/42;F02M37/34;B60K15/03;B01D35/3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侯鸣慧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输送 燃料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来自燃料箱的燃料输送到内燃机的设备,其具有用于封闭燃料箱的开口的箱法兰,其中,箱法兰具有接收部,过滤器壳体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固定在该接收部中。过滤器壳体在其两个端面之一上具有液压接头并且由塑料制成。过滤器壳体能够通过过滤器壳体的旋转运动被松开并且从箱法兰的接收部中被取出。过滤器壳体的更换对于修理厂员工来说是困难的,因为箱法兰以用于过滤器壳体的接收部布置在燃料箱的、常常仅能很困难地到达的上侧上。在本发明的设备中简化了过滤器壳体的更换。根据本发明设置,在液压接头(10)的外轮廓上设置两个对置的侧面(11),所述侧面相对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构成工具附接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送燃料的设备。
背景技术
由DE 102012220395 A1已经公知一种用于将来自燃料箱的燃料输送到内燃机的设备。该设备具有用于封闭燃料箱开口的箱法兰,其中,箱法兰具有接收部,过滤器壳体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固定在该接收部中。过滤器壳体在其两个端面中的一个端面上具有液压接头并且由塑料制成。过滤器壳体能够通过过滤器壳体的旋转运动被松开并且从箱法兰的接收部中被取出。过滤器壳体的更换对于修理厂员工来说是困难的,因为具有用于过滤器壳体的接收部的箱法兰布置在燃料箱的、常常仅能很困难地到达的上侧上。
发明内容
与此相对地,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将来自燃料箱的燃料输送到内燃机的设备,具有用于封闭所述燃料箱的开口的箱法兰,其中,所述箱法兰具有接收部,过滤器壳体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固定在该接收部中,其中,所述过滤器壳体在其两个端面之一上具有液压接头并且由塑料制成,其中,在所述液压接头的外轮廓上设置两个对置的侧面,所述侧面相对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构成工具附接部。根据本发明提出,所述液压接头设置在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底部上,其中,在所述侧面中至少之一的面向和/或背离所述底部的侧上设置有相对于相应的侧面突出的侧引导部,该侧引导部构造成用于在将工具套接到所述工具附接部上时引导工具。
本发明的设备具有这样的优点,即简化了过滤器壳体的更换,其方式是:在液压接头的外轮廓上设置两个对置的侧面,所述侧面相对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构成工具附接部。修理厂员工能够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在过滤器壳体的工具附接部上附接相应的工具并且通过旋转运动将过滤器壳体从箱法兰的接收部中松开。通过背离底部的侧引导部,过滤器壳体能够借助工具从接收部中被取出,无需将夹紧力施加到液压接头上。这种夹紧力可能损坏液压接头。
通过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列举的措施能够实现在本发明中给出的有利扩展构型和改进方案。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所述侧引导部能够接片形、筋条形或支柱形地构造。
此外有利的是:面向和/或背离底部的所述侧引导部沿着侧面的所述侧延伸并且至少区段地限界所述侧,因为工具以该方式大面积地贴靠在侧引导部上,使得在抬起过滤器壳体时所述过滤器壳体不能侧向地倾斜。
非常有利的是:每个侧面具有一个引入侧,工具能从该引入侧套接到工具附接部上,并且在与所述引入侧对置的侧上设置有止挡。通过所述止挡实现了工具在套接到工具附接部上时进入到工具附接部上的预先确定的位置中,使得保证了,以正确的方式将通过工具施加的转矩导入到过滤器壳体中。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例,所述侧面能够是平坦的或者替代地通过筋条来构成,在所述筋条之间设置有凹部。筋条形的侧面避免了在过滤器壳体的液压接头上的不利的材料积聚。
所述液压接头能够直线地或弯折地构造。在接头弯折的情况下,液压接头具有与过滤器壳体连接的第一区段和从第一区段弯折出的第二区段,其中,所述工具附接部构造在所述第一区段上或在到所述第二区段的过渡部上。弯折的液压接头具有这样的优点,即燃料管路能够在高度方面节省空间地连接在过滤器壳体上。
此外有利的是:过滤器壳体通过旋紧装置固定在箱法兰的接收部中,因为所述旋紧装置能通过施加确定的转矩借助工具附接部闭合或松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26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