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气净化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8805.6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7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石原干男;山村周作;宫下晶;丹羽悠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01N3/022 | 分类号: | F01N3/022;F01N3/28;B01J35/04;B01D39/20;B01D46/00;B01D53/9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胡建新;朴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净化 过滤器 | ||
排气净化过滤器(1)具有蜂巢构造体(2)和上游侧栓部(3)。在多个格室孔(5)中存在流入格室孔(51)和流出格室孔(52)。蜂巢构造体(2)具有中心侧区域(23)和外周侧区域(24)。在中心侧区域(23)和外周侧区域(24)各自中,流出格室孔(52)的流路截面积(Sc2、So2)大于流入格室孔(51)的流路截面积(Sc1、So1)。流路截面积(Sc1)小于流路截面积(So1)。Sc1相对于Sc2之比即流路截面积比Rc小于So1相对于So2之比即流路截面积比Ro。流入格室孔(51)与流出格室孔(52)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均交替地排列,中心侧区域(23)中的格室壁(4)比外周侧区域(24)中的格室壁(4)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内燃机的排气气体进行净化的排气净化过滤器。
背景技术
在内燃机的排气管中设置有对排气中包含的颗粒状物质(Particulate Matter:PM)进行捕集的排气净化装置。该排气净化装置具备用于对排气中包含的颗粒状物质进行捕集的排气净化过滤器。排气净化过滤器具有多个格室(Cell)壁以及被格室壁包围而形成的多个格室孔。而且,作为排气净化过滤器,存在如下排气净化过滤器:利用栓部来闭塞多个格室孔中的一部分格室孔的上游侧的端面,利用栓部来闭塞另一部分格室孔的下游侧的端面。由此,能够使流入上游侧的端面开口的格室孔的排气可靠地透过格室壁来流入下游侧的端面开口的相邻的格室孔内,并从该格室孔向外部排出。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构造的排气净化过滤器中,存在压力损失容易增大的问题。另外,还存在如下问题:由微量地包含在机油、燃料中的杂质(S、Ca等)生成的烟灰(Ash)同排气一起到达排气净化过滤器,而该烟灰容易堆积在格室内。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该烟灰在格室内的堆积,也会增大压力损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在蜂巢构造体中仅在格室孔的上游侧的端面配置有栓部的排气净化过滤器(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046484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上所述,具备仅在一部分格室孔的上游侧的端面配置有栓部的蜂巢构造体的排气净化过滤器在排气的流速快的情况下,发生排气的窜气(从排气净化过滤器的上游侧导入的排气不透过格室壁而泄漏到下游侧),因此需要抑制该窜气。为此,采取了通过使排气净化过滤器(蜂巢构造体)的基材长度变长、或者将2个以上的基材即2个以上的排气净化过滤器串列地配置来抑制颗粒状物质的捕集率降低的对策。但是,在该情况下存在导致排气净化过滤器的大型化的问题。
如上所述,在具有相同的格室构造的排气净化过滤器中,存在难以兼顾压力损失的降低和颗粒状物质的捕集率的提高的课题。存在如下问题:上述课题不管是在具备仅在一部分格室孔的上游侧的端面配置有栓部的蜂巢构造体的排气净化过滤器中,还是在具备利用栓部来闭塞一部分格室孔的上游侧的端面且利用栓部来闭塞另一部分格室孔的下游侧的端面的结构的蜂巢构造体的排气净化过滤器中都会产生。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以往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的,提供一种具备提高从内燃机排出的排气中包含的颗粒状物质(PM)、同排气一起排出的烟灰(Ash)的捕集率、降低压力损失、且具有能够容易地小型化的结构的蜂巢构造体的排气净化过滤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88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