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取向剂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0086.3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9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山极大辉;堀隆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C08G73/14;C08L7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取向 | ||
提供一种能够获得膜厚均匀性、膜端部的直线性和尺寸稳定性优异的液晶取向膜且适合于喷墨法的液晶取向剂。一种液晶取向剂,其含有溶剂、以及选自由聚酰胺酸、聚酰胺酸酯和聚酰亚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前述溶剂含有(A)γ‑戊内酯、(B)γ‑丁内酯和(C)下述式(c)所示的化合物。应予说明,R1、R3为氢原子等;R2为碳数2或3的烷烃二基;n为1或2;R4为碳数1~5的烷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获得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剂,尤其涉及适合于喷墨法涂布的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表示元件。
背景技术
作为液晶表示元件等中使用的液晶取向膜,广泛使用聚酰亚胺系的树脂膜。该聚酰亚胺系的液晶取向膜通过将以聚酰胺酸、聚酰胺酸酯、聚酰亚胺等聚合物和溶剂作为主要成分的液晶取向剂涂布于基板来制作。
以往,作为液晶取向剂的涂布方法,柔版印刷法是主流,但近年来,从成本优点等的观点出发,喷墨法的采用逐渐增加。但是,对于通过喷墨法涂布而得到的液晶取向膜而言,涂布面内的膜厚均匀性与涂布端部的形状控制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
例如,如果通过喷墨法来涂布涂膜面内均匀性高的液晶取向剂,则涂膜端部的形状紊乱而不会形成直线,或者湿润扩散至所设定的尺寸以上而导致液晶取向膜连不需要的部分均会覆盖。反之,如果使用可使涂膜端部形成直线那样的液晶取向剂、湿润扩散少的液晶取向剂,则存在面内均匀性不足等课题。
对于这种课题,提出了通过结构物将液晶取向剂封闭在特定范围内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此外,作为通过液晶取向剂的组成来解决的手段,提出了下述方法:作为同时改善涂膜面内均匀性和涂膜端部直线性的物质而在溶剂中使用烷基溶纤剂乙酸酯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4);作为同时改善涂膜面内均匀性和涂膜尺寸稳定性的物质而在溶剂中组合使用烷基溶纤剂乙酸酯和二丙二醇单甲基醚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5)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616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4546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281925号公报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公报WO2012/133826号单行本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公报WO2014/024885号单行本
发明内容
上述现有方法之中,使用结构物的方法存在液晶面板的制造工序增加的缺点。此外,溶剂使用烷基溶纤剂乙酸酯的方法、组合使用烷基溶纤剂乙酸酯和二丙二醇单甲基醚的方法分别能够获得优异的效果,但在实现课题的方法尚未实现充分的特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涂膜面内的膜厚均匀性、涂膜端部的直线性和涂膜的尺寸稳定性优异、且适合于喷墨法的新型液晶取向剂。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完成了可实现上述课题的本发明。即,本发明具有下述主旨。
1.一种液晶取向剂,该液晶取向剂含有溶剂、以及选自由聚酰胺酸、聚酰胺酸酯和聚酰亚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前述溶剂含有(A)γ-戊内酯、(B)γ-丁内酯和(C)下述式(c)所示的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00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取暖换气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PLC综合实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