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方向性电磁钢板以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07502.4 | 申请日: | 2016-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8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鹿野智;肋坂岳显;田中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1D8/12;C22C38/14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建全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方 向性 电磁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无方向性电磁钢板,其具有下述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0%~0.0050%的C、0.50%~2.70%的Si、0.10%~3.00%的Mn、1.00%~2.70%的Al、0.050%~0.100%的P、0%~0.0060%的S、0%~0.0050%的N、0%~0.008%的Ti、0%~0.008%的V、0%~0.008%的Nb、0%~0.008%的Zr,剩余部分包含Fe和杂质,
所述化学组成满足下述式(1)、下述式(2)和下述式(3),
{100}面的强度I{100}和{111}面的强度I{111}满足下述式(4),该{100}面的强度I{100}和{111}面的强度I{111}是从由X射线衍射法测得的正极点图获得表面附近的晶体取向分布函数与板厚中心的晶体取向分布函数的平均来决定的,
室温下的电阻率为60.0×10-8Ω·m以上,
板厚为0.05mm~0.40mm,
0.50≤Al/(Si+Al+0.5×Mn)≤0.83 (1)
1.28≤Si+Al/2+Mn/4+5×P≤3.90 (2)
4.0≤Si+Al+0.5×Mn≤7.0 (3)
0.50≤I{100}/I{111}≤1.40 (4)
式中的各元素符号表示钢中的各元素的以质量%计的含量。
2.一种无方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述工序:
热轧工序,该工序对板坯实施热轧来制造热轧板,该板坯具有下述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0%~0.0050%的C、0.50%~2.70%的Si、0.10%~3.00%的Mn、1.00%~2.70%的Al、0.050%~0.100%的P、0%~0.0060%的S、0%~0.0050%的N、0%~0.008%的Ti、0%~0.008%的V、0%~0.008%的Nb、0%~0.008%的Zr,剩余部分包含Fe和杂质,所述化学组成满足下述式(5)、下述式(6)和下述式(7);
冷轧工序,该工序在所述热轧工序后对所述热轧板实施冷轧来制造具有0.05mm~0.40mm的板厚的冷轧板;以及
最终退火工序,该工序在所述冷轧工序后对所述冷轧板实施最终退火,
其中,在所述冷轧工序中,在所述冷轧之前即将所述冷轧前的所述热轧板的平均晶体粒径D和由下述式(8)表示的固溶强化参数R满足下述式(9),
在所述最终退火工序中对所述冷轧板进行加热的过程,将所述冷轧板的温度以550℃~700℃的范围内的固定温度保持10~300秒,
所述热轧板的平均晶体粒径D的单位为μm,
0.50≤Al/(Si+Al+0.5×Mn)≤0.83 (5)
1.28≤Si+Al/2+Mn/4+5×P≤3.90 (6)
4.0≤Si+Al+0.5×Mn≤7.0 (7)
R=Si+Al/2+Mn/4+5×P (8)
式中的各元素符号表示钢中的各元素的以质量%计的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方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在所述热轧工序与所述冷轧工序之间还包括热轧板退火工序,该工序对所述热轧板实施热轧板退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750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学语文字词阅读板
- 下一篇:路面纵向力摩擦系数测试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