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骨髓类似结构的细胞培养方法、和用于骨损伤部位的治疗的聚酰亚胺多孔膜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7166.3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8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太田启介;平岛伸悟;萩原昌彦;清水基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学校法人久留米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77 | 分类号: | C12N5/077;C08J9/00;C12N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邵华一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骨髓 类似 结构 细胞培养 方法 用于 损伤 部位 治疗 聚酰亚胺 多孔 | ||
1.骨髓细胞的培养方法,其包括将骨髓细胞施加到聚酰亚胺多孔膜,进行培养,其中
所述聚酰亚胺多孔膜是具有下列层的三层结构的聚酰亚胺多孔膜:
具有多个孔的表面层A和表面层B,及
被夹在所述表面层A和表面层B之间的大空隙层;
在所述表面层A存在的孔的平均孔径比在所述表面层B存在的孔的平均孔径小;且
所述大空隙层具有:
与所述表面层A和表面层B结合的隔壁、及
被所述隔壁以及所述表面层A和表面层B包围的多个大空隙,且
其中将所述骨髓细胞施加到所述聚酰亚胺多孔膜的表面层A。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骨髓细胞是骨髓基质细胞。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骨髓细胞是从哺乳动物的骨髓采取的细胞。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骨髓细胞是从哺乳动物骨髓采取的细胞的原代培养细胞。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培养将骨髓细胞分化成血细胞系细胞。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将骨髓细胞施加至聚酰亚胺多孔膜后,添加分化诱导促进物质和培养,通过聚酰亚胺多孔膜的立体结构特异性地促进骨髓细胞向血细胞系细胞的分化。
7.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回收所述血细胞系细胞。
8.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血细胞系细胞是红细胞前体细胞或红细胞。
9.骨髓细胞的培养方法,其包括:
(1)将第一细胞群施加到聚酰亚胺多孔膜、培养的工序,和
(2)将第二细胞群施加到工序(1)的培养后的聚酰亚胺多孔膜、培养的工序,
其中,
所述第一细胞群和第二细胞群是骨髓细胞,
所述聚酰亚胺多孔膜是具有下列层的三层结构的聚酰亚胺多孔膜:
具有多个孔的表面层A和表面层B,及
被夹在所述表面层A和表面层B之间的大空隙层;
在所述表面层A存在的孔的平均孔径比在所述表面层B存在的孔的平均孔径小;且
所述大空隙层具有:
与所述表面层A和表面层B结合的隔壁、及
被所述隔壁以及所述表面层A和表面层B包围的多个大空隙,且
其中将所述第一细胞群和所述第二细胞群施加到所述聚酰亚胺多孔膜的表面层A。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细胞群是哺乳动物来源的骨髓细胞。
11.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将通过工序(2)培养的骨髓细胞分化成血细胞系细胞。
12.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工序(2)中将第二细胞群施加至聚酰亚胺多孔膜后,添加分化诱导促进物质和培养,通过聚酰亚胺多孔膜的立体结构特异性地促进作为第二细胞群的骨髓细胞向血细胞系细胞的分化。
13.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回收所述血细胞系细胞。
14.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血细胞系细胞是红细胞前体细胞或红细胞。
15.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酰亚胺多孔膜是包含从四羧酸二酐和二胺获得的聚酰亚胺的聚酰亚胺多孔膜。
16.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酰亚胺多孔膜是使包含从四羧酸二酐和二胺得到的聚酰胺酸溶液和着色前体的聚酰胺酸溶液组合物成形后、在250℃以上进行热处理、由此得到的着色的聚酰亚胺多孔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部兴产株式会社;学校法人久留米大学,未经宇部兴产株式会社;学校法人久留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71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输送药瓶的吸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合沙丘取土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