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传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3674.4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9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安世荣;权贤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NDD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327;G01N33/68;C01B32/158;C01B32/182;C01G39/06;C07F9/6571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姜虎;陈英俊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传感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传感装置,由单元体排成阵列而构成,所述单元体具备:源极以及漏极,彼此隔开配置;敏感膜,其为源极与漏极之间的通道;以及栅极,其与敏感膜隔开配置,所述栅极由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配置的上部栅极以及下部栅极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传感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具有电极结构的生物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疾病诊断中采用的检查方法主要基于由酶反应引发的显色、荧光等,但最近也采用利用免疫检查的方法,该免疫检查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免疫反应。现有的免疫分析法中采用最多的是将酶的催化反应与光学标记结合的光学测定方法。这些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需要在以实验室为主的地方由熟练的研究员进行的复杂的步骤,用于分析的装置为高价的大型装置,需要较长的分析时间。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解决包含如上所述的问题在内的诸多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分析时间,并且成本相对低廉的生物传感装置。然而这种技术问题是例示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此。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提供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生物传感装置。所述生物传感装置可以由排成阵列的单元体构成,所述单元体具备:源极以及漏极,彼此隔开配置;敏感膜,其作为源极与漏极之间的通道;以及栅极,其与敏感膜隔开配置。进而,所述栅极由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配置的上部栅极以及下部栅极构成。
在所述生物传感装置中,所述上部栅极以及下部栅极可以配置成沿着相互交叉的方向延伸而非并排延伸。
在所述生物传感装置中,所述上部栅极仅被施加能够实现通道动作所需的栅电压的一部分电压,所述下部栅极仅被施加能够实现通道动作所需的所述栅电压的剩余一部分电压,以防止排成阵列的单元体相互之间的串扰。
在所述生物传感装置中,所述上部栅极仅被施加能够实现通道动作所需的栅电压的一半电压,所述下部栅极仅被施加能够实现通道动作所需的所述栅电压的剩余一半电压,以防止排成阵列的单元体相互之间的串扰。
在所述生物传感装置中,所述敏感膜的材质可以包括碳纳米管、石墨烯、二硫化钼或者磷烯。
在所述生物传感装置中,与所述碳纳米管、石墨烯、二硫化钼或者磷烯接合的源极或漏极的一部分可以具有梳齿(comb)形状。
在所述生物传感装置中,所述单元体可以进一步具备感受器,所述感受器附着在敏感膜上并且能够与目标物质结合。
在所述生物传感装置中,所述敏感膜可以由电阻能够根据感受器以及与其结合的目标物质发生变化的物质构成。
在所述生物传感装置中,所述感受器通过官能团被附着在所述敏感膜上,所述感受器可以是选自酶底物、配体、氨基酸、肽、适体、蛋白质、核酸、脂质以及碳水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
在所述生物传感装置中,所述官能团可以是选自胺基、羧基以及巯基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生物传感装置中,所述目标物质可以是选自蛋白质、肽、适体、核酸、低聚糖、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溶解气体、氧化硫气体、氧化氮气体、残留农药、重金属以及环境有害物质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生物传感装置中,进一步包括:上部基板,形成有敏感膜和上部栅极;以及下部基板,形成有下部栅极,其中,上部基板与下部基板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层叠结合。
有益效果
根据如上构成的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可提供一种能够缩短分析时间且成本相对低廉的生物传感装置。当然,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这种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NDD,未经株式会社NDD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36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LTE网络的WLAN室外无线接入点实现方法
- 下一篇:智能型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