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机风机散热装置、呼吸机风机及呼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92731.3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7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彦;庄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5/06;F04D2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42 | 代理人: | 王昭智,马佑平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风机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机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机风机散热装置、呼吸机风机及呼吸机。
背景技术
呼吸机能够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是心肺呼吸病患者的首选。
现有呼吸机的风机通常包括电机和蜗壳,电机在工作的过程会产生热量。为了对电机进行冷却,需要引导进入风机的气流吹过电机,以带走热量。
如图1所示,现有的呼吸机风机包括外壳1′、电机2′、蜗壳3′、进风口4′、出风口5′和挡风板6′。进风口4′位于呼吸机风机的上部,蜗壳3′与出风口5′相连通,出风口5′位于蜗壳3′的下部。蜗壳3′相较于电机2′远离进风口4′。
如图中箭头所示,气流自进风口4′进入外壳1′。在挡风板6′的作用下进入外壳1′的全部气流流向电机2′。气流环绕电机2′后再流向蜗壳3′,自蜗壳3′的入风口进入,接着自出风口5′流出。挡风板6′阻挡自进风口4′流入的气流流向蜗壳3′,从而自进风口4′进入的气流全部流向电机2′。
当呼吸机的出气量较低时,电机2′的发量热低。此时电机2′能自行散热,而不需要自进风口4′进入呼吸机风机的气流带走热量。但在挡风板6′的作用下,自进风口4′进入的气流全部吹向电机2′,环绕电机2′后再流向蜗壳3′。这使得气流在呼吸机风机内的流动行程长,导致电机的工作效率降低,风机的出风效率大大受到影响。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呼吸机风机的散热方式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呼吸机风机散热的呼吸机风机散热装置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呼吸机风机散热装置。该呼吸机风机散热装置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包括固定部和导流部,其中,所述固定部被设置为用于将所述导流板固定在呼吸机风机的外壳内;所述导流部被设置为用于引导所述呼吸机风机的进入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导流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导流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至少部分所述进入气流流向所述呼吸机风机的蜗壳;以及当所述导流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至少部分所述进入气流流向所述呼吸机风机的电机。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电机的壳体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流板包括上板和下板,其中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叠合设置;以及
所述上板的温度系数与所述下板的温度系数不相等,以使得温度变化时所述导流板发生形变,其中,所述导流部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摆动。
可选地,所述上板的温度系数大于所述下板的温度系数;以及所述上板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上板与所述电机的壳体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呼吸机风机。该呼吸机风机包括进风口和本实用新型的呼吸机风机散热装置。
可选地,当所述导流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导流部的自由端与所述进风口远离所述蜗壳的端点搭接,以引导全部所述进入气流流向所述蜗壳。
可选地,当所述导流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导流部的自由端与所述进风口邻近所述蜗壳的端点搭接,以引导全部所述进入气流流向所述电机。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朝向所述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呼吸机。该呼吸机包括本实用新型的呼吸机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确实存在呼吸机风机的散热方式不佳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或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想到的或者没有预期到的,故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导流部位置的改变可改变呼吸机风机的进入气流的流向。
当电机的发热量较低时,导流部处于第一位置。导流部引导至少部分进入气流流向呼吸机风机的蜗壳。进入气流自蜗壳的入风口进入,再自出风口流出。这部分自进风口直接流向蜗壳的气流的流动行程短,有利于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增大呼吸机风机的出风效率。
当电机的发热量增大时,导流部自第一位置转换为第二位置。导流部引导至少部分进入气流流向呼吸机风机的电机。随着导流部的位置的转换,更多的进入气流流向电机。进入气流环绕电机后流向蜗壳,自蜗壳的入风口进入,接着自出风口流出。更多的进入气流流向电机有利于快速地将电机的热量带走。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927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