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功耗多轻触开关启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2586.0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8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黄植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莱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31 | 代理人: | 叶永清 |
地址: | 52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耗 轻触 开关 启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轻触开关启动主芯片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功耗多轻触开关启动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路技术的成熟,电路的发展较为迅速,在电路有时需要多个轻触开关对电路中主芯片进行启动控制,传统技术的电路结构较为复杂,而且使用稳定性较为有限,故而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使用稳定性好的低功耗多轻触开关启动电路。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功耗多轻触开关启动电路,包括电池组、与所述电池组相连接的主芯片,还设有驱动电路和多路结构相同的轻触开关检测电路,所述轻触开关检测电路包括轻触按键、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电池组的正极上、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在主芯片的电源引脚上,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上,所述第五电阻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且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连接在主芯片的OC端上,所述第七电阻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所述第二电容连接在主芯片的电源引脚与地线之间,所述轻触按键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上、另一端通过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一电容与第一电阻并联且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在轻触按键与第一电阻的连接点上另一端连接在主芯片的检测采样引脚上。
所述第一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且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所述轻触开关检测电路为至少两路。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通过轻触开关检测电路对轻触按键进行检测,并通过驱动电路使主芯片与电池组相连通,使用稳定性好,其使用的电子元件器少且可有效的控制主芯片的导通,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功耗,并且轻触开关检测电路为多路,不但可以对各个轻触按键进行检测且互不影响,从而可以保证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见图1,一种低功耗多轻触开关启动电路,包括电池组1、与所述电池组1相连接的主芯片2,还设有驱动电路3和多路结构相同的轻触开关检测电路4,所述轻触开关检测电路4包括轻触按键SW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所述驱动电路3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在电池组1的正极上、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在主芯片U1的电源引脚上,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在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上,所述第五电阻R5连接在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且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在主芯片U1的OC端上,所述第七电阻R7连接在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所述第二电容C2连接在主芯片U1的电源引脚与地线之间,所述轻触按键SW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上、另一端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所述第一电容C1与第一电阻R1并联且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在轻触按键SW1与第一电阻R1的连接点上另一端连接在主芯片U1的检测采样引脚上。
所述第一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且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所述轻触开关检测电路为至少两路。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说明,轻触开关检测电路采用两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莱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莱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25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