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阀体密封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7846.7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9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衢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体 密封性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了阀体密封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举升泵系统要求压力高,密封性能要求高,举升泵阀体在该系统中起重要作用,该阀体检测不好,会造成油液泄漏,压力下降。整套产品不合格。
在现有实际生产中,还没有单独检测该阀体的检测设备,往往是整套产品做好后,最后检测时发现不密封、不保压,需重新拆解产品,排除其它情况,再更换阀体,这样费时费力,严重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单独检测阀体密封性的缺点,提供了阀体密封性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阀体密封性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本体,机架本体上设有检测孔,检测孔内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贴合在检测孔内壁上的油压活塞、待检测阀和堵塞座,待检测阀的进油口向下、出油口向上设置并通过堵塞座固定在检测孔内,油压活塞可沿检测孔内壁上下滑动,检测孔由油压活塞和待检测阀分隔形成中空的活塞腔体,检测孔上设有与待检测阀进油口连通的加油通道,加油通道连接有油箱,检测孔上安装有连通待检测阀与油箱的卸压通道,卸压通道上安装有卸压阀,机架本体上安装有检测待检测阀内油压的压力表。本实用新型通过油压活塞抽油打压至一定的压力,查看压力表读数,判定举升泵阀体是否合格,不仅提高了产品效率,而且具有结构简单,移动方便,成本低廉,检测有效而操作便捷的优点。
作为优选,机架本体上安装有摇杆,摇杆连接有转臂,转臂上固定有转臂销,油压活塞上设有与转臂销配合的销槽,摇杆带动转臂转动,转臂通过转臂销和销槽的配合带动油压活塞在检测孔内的上下滑动。通过摇杆带动油压活塞上下滑动,实现抽油的功能,结构简单合理。
作为优选,还包括安装在机架本体上的限位板,限位板安装在转臂上方并限制转臂最大上扬角度。通过限位板,防止转臂过渡旋转,使油压活塞的移动行程受限,有利于保证油压活塞的正常工作。
作为优选,检测孔包括小孔径的上孔和大孔径的下孔,上孔和下孔相互连通,油压活塞安装在上孔内,待检测阀和堵塞座安装在下孔内,待检测阀受堵塞座的支撑作用固定在下孔的最上端。
作为优选,堵塞座内设有空腔,空腔连通进油通道和待检测阀的进油口。
作为优选,待检测阀与检测孔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待检测阀与堵塞座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堵塞座与检测孔之间安装有第三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保证了下腔体和活塞腔体之间仅通过待检测阀连通,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油压活塞上安装有导向带和O型圈,O型圈外套设有与检测孔内壁配合的耐磨环。耐磨环的密封作用保证了压力表的读数准确。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油压活塞抽油打压至一定的压力,查看压力表读数,判定举升泵阀体是否合格,不仅提高了产品效率,而且具有结构简单,移动方便,成本低廉,检测有效而操作便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
图2是图1的正视图。
图3是图2的A-A的剖面图。
图4是图1的左视图。
图5是图4的D-D剖面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B。
图7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C。
图8是待检测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机架本体、2—检测孔、3—油压活塞、4—待检测阀、5—堵塞座、6—油箱、7—加油通道、8—卸压通道、9—压力表、10—摇杆、11—转臂、12—限位板、13—第一密封圈、14—第二密封圈、15—第三密封圈、16—导向带、17—O型圈、18—耐磨环、201—活塞腔体、41—第一通道、42—第二通道、421—弹簧、422—上球体、423—下球体、31—销槽、51—空腔、81—卸压阀、111—转臂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78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