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盾尾油脂注入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7607.1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0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军;陈志;肖乾珍;张伟;曾凡轩;曾韬;易岸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F16J15/4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008 | 代理人: | 赵洪,张丽娟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脂 注入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盾尾油脂注入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盾构隧道施工时,在盾构机的盾尾和管片之间注入密封油脂,使盾尾和管片之间既能密封又能相对运动。在密封油脂注入的过程中,需要将油脂按照要求注入,通常是每分钟N次的频率定量注入盾尾刷之间(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以及不同的线形,N会有所变化),以保证盾尾和管片之间的密封性。小型盾构隧道内部空间狭小,空压机只能放在地面。地面上的空压机提供的压力要同时用于排渣和盾尾密封油脂注入,控制排渣的真空气囊开关会影响密封油脂注入压力的稳定,随着掘进距离的延长,密封油脂注入压力还会变得越来越小,压力输送不稳定,甚至会导致密封油脂无法注入,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和施工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持续稳定均匀的注入盾尾密封油脂的盾尾油脂注入控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盾尾油脂注入控制系统,包括地面空压机、分压接头、真空气囊、隧道空压机和油脂泵,所述地面空压机通过所述分压接头分别与所述真空气囊和所述隧道空压机连接,所述隧道空压机、油脂泵、盾尾依次顺序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盾尾油脂注入控制系统还包括压力注入管、油脂输送主管和止回阀,所述压力注入管连接于所述隧道空压机与所述油脂泵之间,所述油脂输送主管连接于所述油脂泵与所述盾尾之间,所述油脂输送主管上设有防止密封油脂回流的止回阀。
所述盾尾油脂注入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地面空压机和所述分压接头的压力输送总管。
所述盾尾油脂注入控制系统还包括与真空气囊连接的排渣压力输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盾尾油脂注入控制系统操作简单,维护方便,通过地面空压机和隧道空压机共同控制压力,使油脂泵获得稳定的压力,从而按照实际情况,将盾尾的密封油脂均匀、持续、稳定、定量的打入盾尾刷之间,有效控制油脂注入量,易于推广实用,能够保证注入油脂质量,保证盾尾刷之间的密封油脂填充更加均匀密实,保证了生产的安全,增加了盾尾刷的使用寿命,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说明图。
图例说明:
1、地面空压机;2、压力输送总管;3、分压接头;4、隧道空压机;5、压力注入管;6、油脂泵;7、油脂输送主管;8、止回阀;9、真空气囊;10、排渣压力输送管;11、始发井;12、小型盾构隧道;13、台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盾尾油脂注入控制系统,包括地面空压机1、分压接头3、真空气囊9、隧道空压机4和油脂泵6,地面空压机1通过分压接头3分别与真空气囊9和隧道空压机4连接,隧道空压机4、油脂泵6、盾尾(图中未示出)依次顺序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盾尾油脂注入控制系统操作简单,维护方便,通过地面空压机1和隧道空压机4共同控制压力,使油脂泵6获得稳定的压力,从而按照实际情况,将盾尾的密封油脂均匀、持续、稳定、定量的打入盾尾刷之间,有效控制油脂注入量,易于推广实用,能够保证注入油脂质量,保证盾尾刷之间的密封油脂填充更加均匀密实,保证了生产的安全,增加了盾尾刷的使用寿命,从而使盾构机的使用寿命得到有效保证,提高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性,易于推广,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系数。
本实施例中,隧道空压机4采用小型空压机,以适用小型盾构隧道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盾尾油脂注入控制系统还包括压力注入管5、油脂输送主管7和止回阀8,压力注入管5连接于隧道空压机4与油脂泵6之间,油脂输送主管7连接于油脂泵6与盾尾之间,油脂输送主管7上设有防止密封油脂回流的止回阀8。
本实施例中,盾尾油脂注入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连接地面空压机1和分压接头3的压力输送总管2。压力输送总管2经过始发井11与小型盾构隧道12中的分压接头3连接。
本实施例中,盾尾油脂注入控制系统还包括与真空气囊9连接的排渣压力输送管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76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投币渐亮灯
- 下一篇:一种盾构机连续自动出土系统